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专题中心>专题库>2025年专题库>聚焦2025银川两会>两会时评
一年砥砺奋进,一年春华秋实。
翻开2024年的履职答卷,银川市政协始终与时代发展“合辙”,与党政工作“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用实干奋进、担当有为绘就了履职尽责的最美底色。
2024年,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以“十个坚持”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服务中心献良策、凝聚共识增合力、开拓创新求实效,为大力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加快推进“双示范市”建设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加强党的建设,在深化政治引领上“聚心”
把牢方向之舵,方能行稳致远。
市政协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中把好“政协定位”。
坚决贯彻党中央、区市党委安排部署,自觉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做到重要工作主动报告、重大事项及时请示、重点议题充分沟通,确保政协履职始终与市委中心工作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层层压实党建、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续强化机关党委、机关各支部和功能型党支部建设,覆盖机关全体党员、辐射带动党员委员、彰显人民政协特色的大党建工作格局日趋完善。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断完善政协党组领学、机关党组导学、各党支部联学、委员互动促学的多层面、全覆盖、常态化学习体系,持续推动“两支队伍”理论学习层层落实、全面铺开、入脑入心。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研讨交流、实践观摩等60余场次,切实把“跟进学”的劲头转化为“跟党走”的信念。
把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扣“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目标要求,坚持以“学”为先、以“警”为要、以“干”为本,制定18项任务清单,逐一明确具体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鲜红党旗引领下,一年来市政协奋力前行、步履铿锵,把牢正确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夯实思想根基,进一步推动我市政协事业对标明向、行稳致远。
精准协商建言,在服务发展大局上“聚智”
善于观大局、明大势、察民情,方能思路清、履职准、成效显。
市政协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履职第一要务,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在助推银川改革发展中贡献“政协智慧”。
紧扣“三都五基地”“两地五中心”建设,聚焦“算力之都”、基层医疗、城乡融合等全局性、前瞻性领域,通过全体会议协商、常委会专题议政协商、“双月协商”等形式,深耕协商“责任田”,用好政协“话语权”,切实为市委、市政府谋划部署献计出力。“明确算力产业发展‘银川路径’”“做优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70余条建议被相关部门转化落实,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进一步彰显。
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国企改革发展、水环境治理保护等议题开展调研监督20余次,“打造智慧化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完善国企改革方案”等工作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
带头扛牢“首府政协”政治责任,班子成员发挥优势、担当作为,深度参与市委、市政府重大专项工作,担任12个重点工作专班组长,助推全市基层治理、智慧医疗、现代物流、文旅融合、国企改革、都市农业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积极参与“九个一批”专项行动,助力打好“百日攻坚战”,为全市各项重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蓄势赋能。
商以求同谋良策、协以成事促发展。一个个议题饱含市政协对发展大局的深深关切,一条条真知灼见背后,是市政协集众智、献良策、勇担当的生动写照。
坚持履职为民,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聚能”
民之所望,履职所向。
市政协始终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根本政治立场,真实反映民意、切实维护民利、广泛凝聚民心,在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厚植“政协情怀”。
紧扣民生热点积极履职尽责。围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优化交通体系建设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领域广谋利民之策,50余条建议力促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道路交通扩面畅通。聚焦社区养老餐饮建设多层次开展“双月协商”、联动协商、督办座谈,有效推动老年助餐阵地建设,规范管理等问题得到解决。
紧盯社会关切提升提案质量。深入开展“提案质量提升年”活动,建立健全重点提案培育、协商办理反馈等机制,巩固“银川市提案办理系统”信息化、清单化、智能化“一网通办”优势,着力在征集审查上论质量、立案交办上定责任、督办落实上求实效。
紧贴群众诉求反映社情民意。坚持和完善社情民意“12345”线上办理与线下协商联动机制,更好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将群众的“愿望清单”变成政协的“履职清单”,是市政协把“委员作业”写到群众心坎上的题中之义。一年来,市政协共征集提案746件,立案交办142件,办复率100%。高质量编报社情民意766篇,形成《社情民意专报》70期,52篇信息被自治区政协采用,“别让‘未成年’成为脱罪理由”等11篇信息选报全国政协办公厅,当一个个提案、一篇篇社情民意转化为群众稳稳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政协之“智”就有了具象化的表达。
紧扣团结民主,在汇集发展合力上“聚识”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
市政协始终把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中心环节,紧扣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在汇聚奋进磅礴力量中彰显“政协优势”。
建成全区首个集协商议政、成就展示、书画交流、对外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银川政协协商民主实践中心”,为政协委员和各参加单位开展协商议政、反映社情民意、参与协商互动搭建平台。创新开展委员跨界别协商活动,鼓励委员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和专业特长积极参加其他界别履职活动。探索建立委员跨区域“互动”服务发展新模式,依托委员会客室,邀请粤港澳大湾区、山东、广西等多地文旅专家、企业代表开展多场线上线下交流论坛,为各地优势产业双向交流建言献策、牵线搭桥。
持续发挥文史育人功能,编辑出版文史资料《银川的湖》,以“政协之声”讲述“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的美好故事。邀请女作家阿舍等区内外文化名家,与广大委员联合开展委员大讲堂、委员读书活动20场次。
召开全市政协系统“推进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交流会”,相互学习有益经验,构建起三级政协活动联合、履职联动、经验联享的良好工作格局。加强与外地政协互动交流,接待23个省区、79个地市政协来银调研考察,在互学互鉴中宣传“塞上湖城”,在共促共进中推介“大美银川”。
凝聚共识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新的历史使命。一年来,市政协以大团结大联合为核心,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
夯实履职根基,在强化自身建设上“聚力”
履职不断出彩的背后,是市政协着眼新时代政协事业发展打牢履职基础、加强自身建设的不懈努力。
市政协始终把加强政协自身建设作为重要基础工作,着力提升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两支队伍”综合素质,在更好履职尽责中展现“政协风采”。
优化服务激活力。围绕党的理论、时政要闻、履职建设等重点内容,举办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3期,线上线下集中学习42场次,委员能力素养进一步提升。创新开展“委员大走访”活动,班子成员带队走进委员所在行业、企业、社区,深入交流思想、悉心听取建议、协助解决问题,强化政协组织与委员之间的互动联系,委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严格落实“委员履职考核办法”等制度,完善履职评价、情况通报和信息反馈等机制,评选优秀政协委员98名,委员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
完善机制强动力。完善专委会联系界别制度,依托功能型党支部、界别委员工作室、委员会客室等载体,组织开展学习交流、调研视察、协商议政等履职活动。以促进协商成果转化落实为抓手,加强专委会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对口联系,“专”的优势、“联”的特点、“精”的实效进一步凸显。
奋进新征程,人民政协大有可为;建功新时代,政协委员责无旁贷。在充满荣光和梦想的新征程上眺望,银川市政协将知责奋进、勇毅前行,推动建言资政更有用、凝聚共识更有效、民主监督更有力,奋力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答卷。
记者 肖梦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