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专题中心>专题库>2023年专题库>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专栏
【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新宁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开栏的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以充满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首次提出这一重要论断。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指出,宁夏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大力加强绿色屏障建设。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再次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
宁夏三面环沙,干旱少雨,是生态脆弱区,同时又是全国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份、“三北”工程建设地区,全境被纳入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担负着总书记赋予的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使命任务。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宁夏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服务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全面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
“两山论”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显示出持久的理论生命力、强大的实践引领力。
日前,本报调研组走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典型区域,在宁夏寻找“两山论”的生动实践,呈现宁夏人民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宝地”的奋进之举,感受思想伟力在生态脆弱地区焕发的盎然之变。
祁永峰打开蜂箱检查蜂王及蜂群健康状况。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彭阳县放蜂采蜜。
10月14日清晨,云雾弥漫,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若隐若现。阳光洒落大地,万物烫金,与层林尽染的斑斓秋色交相辉映,一时间,彭阳县草庙乡草庙村宛若人间仙境。
“已经装了4000箱蜂蜜,准备装车发货。”草庙村中华蜂养殖基地负责人祁永峰告诉记者。
只见他戴着防蛰帽和工人一起打开福建客商预订的蜂箱,小心翼翼地抽起蜂板,查看蜂蜜量。
“蜜蜂对天气、空气、环境极其敏感,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做好蜂箱保温工作,才能保证中蜂的品质。”祁永峰边仔细查看蜂板,边介绍养蜂常识。金黄的蜂巢里,黏稠的蜂蜜散发出淡淡花香。
三代养蜂 吾辈幸运
祁永峰出生于养蜂世家,自幼受爷爷祁满仓和父亲祁彦芳的熏陶,与养蜂结下不解之缘。
“爷爷以家庭作坊模式养了10多箱蜜蜂,父亲扩繁到30多箱。”上学期间,祁永峰一放学就回家帮忙看蜂、铲蜜。
“早些年,山上光秃秃的,没多少树木,只有胡麻、荞麦开花时才能采点蜜,每年在白露前后取一次蜜,产量有限,还不够蜜蜂过冬食用。”祁永峰回忆,爷爷那辈山秃水枯的,靠养蜂手艺只能自给自足,连糊口都难。到他父亲那辈,环境稍有改善,但蜜源有限,养蜂除了供自家食用外,多出来的一些只是与乡亲们换点东西而已。早期养蜂难以扩大规模,一些有养蜂手艺的人被迫辗转到外地养蜂。
后来,随着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生态逐年改善,山上植被渐渐恢复,为养蜂提供了理想环境。
2017年,在外工作的祁永峰萌生回家创业的想法。“草庙乡林地面积6000多亩,有充足的蜜源植物,可为中华蜂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让祁永峰坚定了回家创业的决心。
“早期村民们使用传统土法养蜂,养殖规模小、产量低,难以形成产业规模,效益不好。”祁永峰继承父辈衣钵,总结父辈养蜂经验,改良养蜂方法。
生态养蜂,依花而栖。祁永峰走遍周边乡镇,先了解蜜源。他收集野菊花、地椒、醉鱼草、红豆草、板蓝根、槐花等80多种植物野花标本,扩大丰富花草种类。草庙村常年种植荞麦、胡麻等杂粮,为养蜂提供了充足的蜜源保证。
“风水轮流转,这几年,来我们这里放蜂采蜜的外地人越来越多。我爷爷和父亲做梦也想不到,曾经的干山枯塬能变得山清水秀,养蜂居然能养出一个产业来,能让乡亲们当老板、赚大钱。”祁永峰不无感慨地说。
生态破题 政策给力
有了自然蜜源和人工蜜源的双重供应,2017年,祁永峰投资15万元,购进、繁育中华蜂。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年秋季,连续下了20多天雨。蜜蜂无法采蜜,蜂箱起潮,巢虫破坏蜂片。蜜蜂繁殖率下降,蜂蜜产量随之减少,一年下来,损失5万多元。祁永峰第一次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祖辈传下来的活儿,不能砸在我手里。”解决困境成了祁永峰日夜琢磨的事。经过对养蜂过程复盘,他找到了“病根”,着手改进蜂箱,为蜂群打造舒适之家。
“生产蜂箱”“育王蜂箱”和“格子蜂箱”……一个个有针对性的蜂箱研制成功。祁永峰选用天然优质木材加工,攻克了取蜜伤蜂、抱团越冬等困扰养蜂人的难题。
“蜜蜂有了舒适的生活空间,繁殖和产蜜都得到极大改善,既保证了中华蜂的纯正血统,又提高了生态蜂蜜的品质和口感。”祁永峰说。
同年,祁永峰成立中华蜂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帮扶车间+基地+农户”模式,带动村民一起致富,为周边60多个村供应蜂种,还向当地脱贫户赠送中华蜂。“过去在外打工,离家远、收入低。现在跟着合作社养蜂,一年收入6万元。”草庙村村民雅成龙在祁永峰的帮助下,靠养蜂过上了红火日子。
政策支持加之个人努力,祁永峰的“甜蜜事业”红红火火。2021年,彭阳县实施山林权改革,祁永峰抓住机会发展林下经济,种植山楂树、红梅杏树、红花共3000亩,为中华蜂提供长期稳定蜜源。
“去年,自产加收购蜂蜜2万公斤,销往全国各地,销售额超过400万元。”祁永峰介绍,为提升当地群众整体养蜂技能水平,他开办培训班,从生产、销售到蜂蜜收购、销售,免费为蜂农提供技术服务。
山绿民富 “蜂”生水起
40年艰苦奋斗,彭阳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绿水青山真正成了“金山银山”。
如今,各色鲜花一直从春季开到秋季,从山头塬畔开到田野村庄,任由蜂舞绿水青山间。
“蜜蜂是最好的生态品鉴官,有了绿水青山才能酿出上好的槐花蜜、枸杞蜜、百花蜜等蜂蜜。”祁永峰说,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利条件,蜜源植物种类的增加,让蜜蜂有了丰盛的“营养餐”。
“这里空气好、水质好,花的长势也好,蜂蜜安全健康,消费者特别喜欢。”村民王有乐呵呵地说。他家门口整齐地安置着3排蜂箱,对面的整座山郁郁葱葱,到处是蜜源植物。
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植树造林,彭阳县百万亩山林成为生态蜜源,仅紫花苜蓿、油料作物、荞麦等就有数十万亩,极大地丰富了蜜源,蜜蜂越来越好养。
“我们现在养殖中华蜂460箱,每年繁育中华蜂1000箱左右,年均产蜜2万公斤,收入200多万元。”祁永峰养蜂多年,见证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巨变,以及环境催生养蜂产业发展壮大的历程。
依托当地环境优美、山花充足的条件,祁永峰将“甜蜜事业”做成了富民大产业,成为彭阳县十里八乡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绿水青山酿出甜蜜事业,好山好水坚定了彭阳养蜂人的信心。
在祁永峰等养蜂能手的带领下,彭阳县有12个乡镇的农民加入中华蜜蜂产业协会,带动全县6000多农户养蜂1.6万箱,年产蜂蜜32万公斤,总产值3600多万元,中蜂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甜蜜事业”。
相关链接:
1983年,彭阳县建县之初,森林覆盖率仅为3%,当地人用“山是和尚头,有沟没水流,耕种山梁峁,刮风浮土跑”这样的顺口溜形象描述生态环境之恶劣。40年来,彭阳县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任任接续,代代相传,改山治水、造林植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宁夏牢记总书记赋予的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深入推进“六权”改革,建设美丽宁夏。彭阳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山顶环林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山底沟坝穿靴子”的小流域治理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使森林覆盖率达到36.87%,水土保持率达到82.3%,初步实现“山变绿、地变平、水变清、路变宽、客变多、人变富”的目标,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年均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最多一年实现旅游社会收入4.44亿元;截至2022年年底,发展以山杏为主的经济林53.2万亩,年均经济林产值达3.88亿元,提供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450元;累计发展林下养鸡95.5万只、养蜂2万箱、药材种植24.9万亩,实现林下经济收入2.57亿元,直接增加群众林下种养收入3000万元。(记者 杨焘郡 剡文鑫 见习记者 杨玉瑛 文/图)
短 评
生态美 百姓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色生态是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像彭阳县这样,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切实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定会涌现出更多像祁永峰一样的致富达人,地区发展才能在绿色掩映下拥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