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专题中心>专题库>2019年专题库>2019全国网络媒体宁夏行>线路一动态新闻

白芨滩:智取沙地 让沙漠披上绿装

时间:2019-08-21 16:06:43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提到宁夏,许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沙漠”两个字。在宁夏境内,因沙漠而出名的景区确实有很多,许多人也因此慕名而来。“宁夏归来不看沙”,是游人对宁夏沙漠旅游的一个评价。然而,这样的自然环境,却给生活在这里的群众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这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宁夏银川灵武市白芨滩的真实写照。而今天,全国网络媒体宁夏行的记者们站在白芨滩的砂石路上,看着眼前这些从沙地里面长出来的绿色植物,一簇一簇、郁郁葱葱的覆盖在沙丘上。谁也不敢想这里曾是那么的荒凉。
  “为什么沙漠里面会长出成片的绿植?这是怎么做到的?”面对记者的提问,景区的工作人员给大家介绍了草方格治沙技术,边说边在地上给大家演示起来。听完工作人员的介绍,一位来自河北的大V说:“这真是奇迹,这种技术值得在全国推广。”
  据了解,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银川市以东的沙山区,总面积148万亩。据工作人员介绍,“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我们在这片人迹罕至的沙漠上治沙造林63万亩,控制流沙面积近百万亩。在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建成了一条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   
  随后,景区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参观了全国防沙治沙展览馆,给大家详细介绍了防沙治沙的过程。“因地制宜、因水施策,在沙漠腹地,自然降雨这么有限的条件下,能种出这样一片绿洲来,确实不容易。这种精神,这种大智慧,确实值得大家学习。”一位同行的记者感叹道。
  在多年的治沙实践中,智慧的宁夏人民创造出了许多独特而有效的沙漠化防治技术。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把沙漠变成绿洲,努力将宁夏打造成真正的塞上江南。
  记者 李凤 李鲲鹏
【责任编辑:李琳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