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县区

新春走基层│金沙滩上“移民新农人”逐梦新年

时间:2023-01-20 09:05:23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新的一年,希望更多的村民和我一起向前一步,尝试种植‘含金量高’的新品种。试一试,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快乐。”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园艺村村民马雅铃说。

  最近,马雅铃的益生菌西红柿已经被预订完。“这西红柿吃起来有小时候的味道,春节前成熟的只有一棚了。最近天气冷,西红柿红得慢,好多订单已经排到春节后。”40岁的马雅铃侃侃而谈。

  2022年,马雅铃在7个温棚内外试种了益生菌西红柿、流星蜜瓜、台湾长果桑等近10种果蔬,这些听上去新奇的品种在闽宁镇的“金沙滩”上茁壮生长。

  1996年,福建和宁夏两省区党委政府根据中央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决策部署,决定全面开展闽宁对口扶贫协作。1997年7月15日,闽宁村正式奠基。

  如今,闽宁村已成闽宁镇,人均年收入由500元增至1.6万元,这个当初“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戈壁滩已经变成孕育生机的“金沙滩”。

  26年前,14岁的马雅铃跟随父母,从山大沟深的西海固来到400多公里外的闽宁村。从此,这个山里姑娘的人生与外面的世界连通,她接受更好的教育,去上海打拼10年,返乡后她的新生活又与2000多公里外的福建联系在一起。

  跟着福建客商种有机菜,“碰见”福建专家讲技术,2017年开始,马雅铃不断尝鲜,2022年她种植的一棚流星蜜瓜毛收入达10万元。“看我温棚种得好,赖老师主动为我试种新品种兜底,找人帮我从福建购买种子。”马雅铃说。

  马雅铃口中的“赖老师”,是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福建省第十二批援宁工作队闽宁镇工作组队员赖瑞云。福建专家的技术帮扶始于20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并与时俱进。“我们也在寻找敢‘搏一把’的人,只有试种才知道哪个品种能种,看到开花结果,我们也有信心了。”赖瑞云说。

  “我刚开始都种得‘歪瓜裂枣’,慢慢琢磨、反复试验才上手。”2022年,马雅铃尝试带动农户一起种,虽然新品种口感好、价格高,但投入多、产量低,大家都怕赚不到钱,还是选择种老品种。“现在看到我卖得这么好,我想他们会慢慢鼓起勇气试种。”她说。

  “这几天大棚里好热闹,采购的商贩忙着拉菜,城里人来体验采摘,农户加班加点发货……”园艺村村主任王森林说,设施大棚园区有200多个棚,最近园区每天向外销售大量时蔬,同时向游客开放采摘。

  马雅铃的产品销路越来越多元。她除了建立微信群把产品销往银川市部分居民区,还通过快递向外地发货。

  “好日子还在后头。大家只要愿意试,我肯定帮忙。种得多了,货源充裕了,会有更多人品尝到我们的果蔬。”马雅铃说。

  新华社记者 邹欣媛

【责任编辑: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