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县区

我们·十年│灵州会盟之地奏响民族团结“主题曲”

时间:2022-11-18 10:18:19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俯瞰灵武市。

  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灵武市博物馆复原“灵州会盟”历史场景。

  灵武市第24个民族团结进步月启动仪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主题公园。

  9月8日,谢家井社区组织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与居民共同制作月饼,组成“花好月圆”字样。

  今年夏天,灵武市“千年古县·梦回灵州”西湖水上之夜系列文化活动在灵州兴唐苑会盟楼广场举办,全市各族群众聚集于此感受各民族团结盛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灵武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先行区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从政策、制度、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推动,“十大领域”分类创建可圈可点、“十大品牌”特色创建有声有色、“十大重点”融合创建见行见效。

  种下“石榴籽” 结出“幸福果”

  清晨的阳光照亮了教室,灵武市回民中学传出琅琅读书声,教室里来自各民族的孩子相处融洽。九年级(2)班学生刘嘉禾告诉记者,班里的同学互相帮助,学习好的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其他学生补课。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颗善良的种子在耳濡目染中种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学校有艺术长廊,里面有很多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故事和知识。思政课老师也总会给我们讲民族团结方面的知识,就在不久前,我还代表学校参加了灵武市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得了二等奖。”刘嘉禾说,同学们用一颗颗爱心、一双双援手、一次次行动,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走进灵武市回民中学,在科技楼一楼楼道内有一条主题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文化长廊。学校打造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依据本地文化资源、民风民俗,创办了集实物、影像、文图为一体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展厅”。该展厅介绍了各民族的发展史和人文史。同时,还通过展示各族群众曾经使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等,彰显了各民族文化的魅力。

  今年中秋节,灵武市城区街道各社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系列活动,带领社区居民通过庆祝中秋佳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促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志愿者李欣现场为老人们免费理发,社区工作人员准备了月饼、牛奶等慰问品,发放到了每一位老人手中,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还送到了他们的房间里,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孝老爱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为老人们做点事我觉得很开心。”李欣说,同一个小区的各族群众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唠唠家常,和谐欢乐的气氛让大家感受到了温馨。各社区在传统节日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了邻里相亲、共建共荣的社区氛围,也把积极健康、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送到了广大居民身边,同时也提升了社区志愿者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了“幸福邻里”系列活动的开展。

  灵武市通过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和国民教育体系,以党校为主阵地,打造“1+N”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实训基地,辐射带动党建引领与社区红石榴家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历史文化与民族团结进步等实训基地同步发力,在机关、学校、社区全覆盖,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宣讲活动100余场次。为各族群众用亲情、温情种下了“石榴籽”,开出璀璨绚丽的“团结花”,共同奏响“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最强音。

  浇灌民族“团结花” 唱响和谐幸福曲

  新火村村民马跃河是回族,妻子薛彩琴是汉族,两人结婚至今已有28个年头。28年来,薛彩琴孝顺公婆,体谅丈夫,儿孙满堂,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刚结婚也有矛盾,慢慢地相互体谅,适应了彼此的生活习惯。现在儿子儿媳懂事,丫头嫁到灵武也很好,我们的生活过得幸福美满。”

  在新火村,像马跃河和薛彩琴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他们团结和睦、努力向上,用实际行动谱写着新火村“石榴籽”的故事。记者走进新火村的村史馆了解到,新火村的村民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从山区的沙窝井、石井子等地搬迁而来,全村现在有4个生产队、516户,其中有6户是回汉通婚的家庭,他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幸福美满,成为家庭和睦的示范引领。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灵武市农村的大街小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灵武市梧桐树乡杨洪桥村对过去老旧的庄点进行整治,利用原有的房屋,在路边砌起小围栏,利用废弃轮胎点缀,保留了原来村里的树木,将村民的房子按照民宿标准打造,村民屋后的农田规划流转用来集体种植,打造集采摘、观光旅游、休闲住宿等为一体的集群。杨洪桥村党支部书记史新林介绍,村党支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通过梧桐

  树乡实施村民房屋改造项目,对庄点进行整体提升,不仅硬化道路,砌护绿化花池,还打造了园林景观,并且为房屋绘制多彩墙绘,为庄点披上了靓丽的“新衣”。

  在改造施工过程中,杨洪桥村党支部、村委会多次同专业建筑设计团队沟通,将庄点的两条巷道分别命名为“团结巷”与“和谐巷”,在墙体绘制的时候,专门运用了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等主题的图案。“我们村今年在巷道改造的过程中,将民族团结知识融入其中,绘制了很多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墙绘,让村民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民族团结知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杨洪桥村村委会委员史永庆说。

  灵武市立足各族群众居住分布结构,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推进各族群众交错融居、深度嵌入。对生态移民、拆迁安置、乡村建设过程中的新建集中居住区,采取互嵌式混居方式进行安置,形成同小区共单元、同村庄共小组的生活结构。深化“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群众性交流,经常性开展结亲互助、社区邻里节、“我们的节日”等联谊活动,使各族群众交到知心朋友、成为和睦邻居、结成美满姻缘。

  文化认同聚民心 精神铸魂凝共识

  今年以来,灵武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市文管所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同灵武市的历史文化底蕴相结合,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宣传方式,通过“文管所长说灵武”系列短视频,向市民宣传民族团结知识,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打开“走进灵武”微信视频号,“文管所长说灵武”系列短视频,从侏罗纪时期的灵武恐龙,到史前文明的水洞沟遗址,从唐宋时期的灵州会盟和灵武窑古瓷,到抗日战争、解放时期的革命先辈,再到改革开放后灵武市经济社会发展,短视频涵盖的内容包罗万象。通过互联网短视频将灵武展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让大家了解灵武的历史文化,打造“古灵州·新灵武”这张亮丽名片,让“会盟之地·团结之城”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更加闪亮。

  灵武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充分发挥灵武博物馆的作用,以“弘扬民族团结历史、传承悠久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宗旨,凝心聚力将灵武博物馆打造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重要的宣传窗口,努力营造人人珍视民族团结、爱护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增强全市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努力建设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美丽新灵武。

  记者 李鲲鹏 图片均由灵武市委统战部提供

【责任编辑: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