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媒体报道,近日,银川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贺兰县习岗镇五星村举办“设施樱桃安全优质丰产技术”专题培训班。事实上,设施樱桃在银川已经有了十多年的种植历史,在贺兰县,设施樱桃集中种植面积已超1000亩,年产值接近0.5亿元,成为融合乡村旅游的特色产业,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和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仔细梳理,贺兰县发展设施樱桃的过程,就是科技成果在农村培训、孵化、扩大,进而形成品牌的过程。其中科技培训起到的积极作用,成为银川现代都市农业品牌创优的关键一环。
追溯银川本地的果蔬种植历史,我们可以想到的是西瓜、桃子、长枣、葡萄等土生土长的农业产品,有的品种已经被市场淘汰,有的经历了自然消亡的过程,有的则发育出了更长的产业链条。而在这一过程中,包括南方热带果蔬的引进和种植,包括草莓、火龙果,甚至是樱桃,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选择。特别是种植技术的提升,可以让这些农产品错峰上市,甚至形成自身独特的口感品质,冠以银川地方特色品牌,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试想,如果我们能够在“科技培训”这一环节上持续努力,不仅是樱桃,一定还会有新的产品不断产生。但科技培训不只是种植技术本身,更有农产品的保险,农机的推广,农业技术人员与农业科技公司的下沉,背后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条。得益于良好的交通物流和电商基础,银川在很多农产品资源的配置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科技培训”的内容延展,可以让这些优势更好地发挥作用,并且让更多有志青年到农村创业,并将这些好产品品牌化,赋予更高的文化价值。换句话说,“科技培训”只是一个开始,最终实现的,应该是全产业链延长和孵化的培训班。
当然,“科技培训”也不可避免地拥有商业味道,通过更好地保护农民和企业的权益,做好商业服务、法律服务,最终让现代化农业产品创优的基础更坚实。尤其是产品有了,市场在哪里,品牌塑造的力量在哪里,这种资源配置整合的加持,也应当充分利用好“科技培训”这个平台,让现代化的农产品,拥有更加现代化的保障。
皇甫世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