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川建设“算力之都”的过程中,依托多个城市使用场景,提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演算平台和训练平台,不仅能够解决诸多城市病,更能提升产业的整体质量。
以城市交通拥堵这个传统城市病为例。传统的交通组织,从路网的治理到设施的更新维护,都是碎片化的。各管一摊,各负责一摊,数据与管理本身,往往容易脱节,交通参与者的实际体验,往往千差万别。比如交通灯的指示逻辑,有的优先于机动车,有的优先于非机动车,有的重视通行节奏,有的注重通行数量。但如果通过算法和大数据的加持,让这种碎片化的管理整合在一起,根据不同路段设置灵活可变的管理逻辑,交通效率的提升必将是几何级的。这有赖于算法的底层设计,更取决于城市网络和传感器的应用,更不用说手机平台的软件适配。看起来是一个复杂的链条,实际上是牵扯多个行业的产业链条。
其次是发展切口的选择。我们到底是用人工智能和算力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还是通过一揽子的设置解决多个问题。这个从上到下的思路规划,需要有极为专业的顶层设计。让算法与算力在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作用,让人工智能的训练在短时间内形成成熟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算力之都”本身消耗的不是算力,而是人的脑力,更是我们改革创新,突破深水区的勇气和智慧。这就需要银川在体制机制上做出必要的突破,比如传统管理模式的整合,相关基础民生数据的合理开放,建立与民营科技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这绝不是提升一下网速,安装几个软件就能解决的。
事实上,我国各大城市都在使用“智算”机遇提升新基建的整体水平。因此,银川加快建设“算力之都”的主动选择,更是一个极具标志性意义的观察点,这关乎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城市的发展质量和群众的民生福祉。
皇甫世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