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银川今年的演艺市场活跃度挺高,大大小小各类演艺活动轮番上演,包括舞台剧、音乐会、演唱会等,形式多元、节目精彩、受众买账,好不热闹。显然,越是“卷”的社会氛围下,大家越是需要寻求心灵的慰藉与情绪的释放,也愿意为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演艺活动花钱。
的确,不同类型的演出,就是各种共情场域,满足着大家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同时,“跟着演出去旅行”也已经成为一种出游新风尚,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市的大有人在,这也直接激发了文旅消费活力。尤其是现在的演出普遍能够提供正向的“情绪价值”需求,自然也就能够收获观众、赢得流量,并从中发现消费的新增量。7月将举办的星空音乐节、8月将举办的葡萄酒之夜演唱会等,无论是演出规模还是演出阵容,都足以证明银川演出市场的火热前景。届时,除了本土观众外,肯定会有不少跨城观演群体到来,这对于我们的文旅消费市场来说就是释放活力的契机。依托演艺经济,激发背后的“体验经济”,通过提供有温度有品质的文旅产品与服务,实现人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当然,这就要从细节出发,要通过多环节的品质提升来展现城市服务功能,要有拿得出手的“宠客”行动,才会形成口碑传播效应,从而为城市文旅加分。
银川不妨顺应演艺市场活跃的大趋势,着力打造“追着演出去旅行”的文旅品牌,在优化现有演出市场供给的基础上,持续创新,推出更多富有特色的文旅产品,提升体验度与参与度,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应该说,银川目前演出市场的产品供给是丰富且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但在题材、形式、规模、声势和艺术上仍有提升空间,这就需要我们增强讲述艺术故事的能力,不断提升文化供给水平。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探索,开辟新场景、新空间,提供深层次、多元素、高品质的文艺产品供给。当然,并不是一定要往高端路线上走,而是要体现出银川这座城市的辨识度,在流量与地域文化之间找到契合点,从而讲好银川故事,展现银川形象。
演艺市场活跃的背后是城市的多方位发展,既有经济升腾,又有市井生活,也有传统文化,更有氛围浓郁的人间烟火,套用当下的热梗:银川City不City?好City啊!
孙瑞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