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川经开区工会坚持党建带工建,紧扣“五强”建设这“1”目标,突出服务企业、壮大产业“2”个重点,夯实组织建设、岗位练兵、创新机制、提升服务“4”项措施,不断擦亮“工会服务在身边”品牌,全力打造“1+2+4”园区工会服务新模式,为园区产业的稳定发展和持续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为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银川经开区始终坚持项目招引与工会组建同步,把工会建在工地上,把服务送到第一线,让工会组织与企业同频共振、共同成长。在企业聚集但规模较小的产业区块,实行单独建+兜底建机制,并在园区成立了电子软件行业联合工会、综合配套产业联合工会,推动小微企业工会应建尽建、会员应入尽入。截至目前,园区25人以上企业工会组建率动态达100%。
聚焦园区高质量发展大局,园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积极组织“匠心凤城、筑梦硅都”等劳动和技能竞赛39场次,参与2.5万余人次。评选表彰各级劳模和五一劳动奖30名,选树“经开工匠”20名,推出工匠带徒、工匠之家、工匠工作室、工匠沙龙等10项举措,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经开工匠工作室”39个,辖区企业聘任首席技师8个,充分激发了职工学技术、争先进的热情。
另外,依托产改工作,银川经开区扎实开展创新创优活动,45项创新成果在区市“五小”创新大赛中获奖,连续四届在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班组长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两年累计兑现人才政策待遇资金4000万元,一大批创新人才、创新项目、创新成果向园区汇聚,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强。除此之外,通过问需职工、问策于企,园区打造了13个集信访接待、技能培训、困难帮扶等服务于一体的职工之家,在园区内形成了10分钟服务圈。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建设书屋42家,打通服务职工文化生活最后一公里,形成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矩阵,不断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
“我们将围绕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健全完善工会组织体系、提高职工生活品质、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园区工会组织作用。”银川经开区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 闫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