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走深走实,银川市总工会锚定“五强”建设要求高位推进,聚焦职工所盼、企业所需,主动发力、精准施策、改革创新,把“娘家人”温暖传递到城市各个角落,在党和职工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以开拓进取之姿书写着新时代工会答卷。
优服务释放大能量
“3月以来,已经有69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主动咨询、申请入会。”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工会副主席徐丽华骄傲地说道。
然而,这份骄傲来之不易,她也曾遭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难的困境。2021年,黄河东路街道成立通福家园社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综合服务站(以下简称“通福家园服务站”),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以及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由于服务对象大多工作不稳定、对工会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成立之初,即使开展普惠性活动,也很难吸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引导他们入会更是难上加难。于是,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工会决定转变观念,坚持服务先行,使基层工会逐步强起来。
通福家园服务站充分利用29个功能区,开展免费理发、清洗工装、举办寒暑假公益班等活动。仅以免费清洗工装为例,去年该服务站就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清洗工装430多件套,共计为大家节省资金2万多元。受此启发,通福家园服务站还主动征集服务对象的“需求清单”和第三方社会组织的“服务清单”,达成工会服务职工的“合作清单”20余个,实现“职工点单、工会下单、团队接单”的全流程专业化服务模式;组织成立快递外卖行业联合工会,为互联网营销运营商搭建平台,提供产品对接、直播阵地等服务项目42个。一系列的举措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感受到“家”的温暖,自发申请入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越来越多。
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从“请不来”到“火爆报名”的转变,只是银川市总工会不断加强组织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自“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启动以来,市总工会不断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把工会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同时,资源下沉助力“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2022年,市总工会投入200万元资金保障职工之家阵地建设和服务职工各项活动,新招录51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全部下沉县(市)区和街道。2023年投入“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预算300万元,并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县(市)区以奖代补。2022年以来,我市开展新业态企业和小微企业工会组织集中组建服务专项行动,成立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深化小三级工会建设,新建工会组织316个,发展会员25133人。
“‘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落脚点就是加强基层工会,需要顶层设计,市县两级统筹推进。‘一县一品牌、一区一特色’,既有共同的规定动作,更要有符合实际的自选内容。”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银川市“一县一品牌、一区一特色”格局已基本形成,如西夏区围绕红酒旅游产业做强工会服务,永宁县做强物流园区企业服务,灵武市围绕做强优势农产品企业开展助农服务。
微站点传递大温暖
宁夏梦驼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立了宁夏首家智慧物流全场景服务平台,注册司机47万人。对于货车司机来说,最怕的是没有货源,而最辛苦的则是长途跋涉以车为家。去年,该公司成立工会组织,积极破解货车司机的困境,一方面,他们利用平台优势帮助货车司机寻找货源,与全国245座加气站进行合作,帮助大家享受加气优惠;另一方面,依托其平台在运输沿线建立13个可洗漱、就餐、休息的“司机之家”,为货车司机缓解沿途劳顿打造了温馨港湾。
女货车司机官正月就是“司机之家”的受益者之一,今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官正月又收到了来自工会的“大礼包”。“‘司机之家’让在外奔波的我们有了家的感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惊喜连连,工会给了我们满满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官正月感慨道。
无独有偶,金宇名庭区域性职工之家也因其全方位、广角度、多元化的精准服务,广受职工好评。金宇名庭区域性职工之家是工会自筹经费、自主管理的集“职工之家”“户外劳动者之家”“八大群体职工服务站”为一体的职工服务阵地,内设品质服务、智慧化服务等五个区域,配备饮水机、微波炉、轮椅、医疗箱等爱心设施。该职工之家秉承“工会服务在身边”理念,成立工会干部宣讲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劳模故事等;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举办“骑士节”、过集体生日等暖“新”活动,常态化开展送温暖、法律咨询等活动;设置网络直播间,共享设备,让个人、企业零投入开启网络创业。如今,其服务半径辐射周边100余家企业,覆盖职工1万余人。
近年来,市总工会一体化推进全市“会站家”建设,设5个层级标准,一年一评、动态管理、逐级晋星,真正让阵地“建起来、活起来、强起来”。2022年我市新建升级改造46家职工之家,2023年还将新建50余家新阵地。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长效管理水平,今年3月份,市总工会在每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创新推行“站长”工作机制,把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日常管理服务落实到人,做到“责任无盲区、管理精细化”。
小切口服务大民生
百名律师进千企、春风送岗、金秋助学、医疗互助……近年来,市总工会聚焦职工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立足小切口服务大民生,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凝聚职工力量。
“刚成立一个公司,合同规范、运行机制等方面也不是特别明白,市总工会开展的律师进企业活动为我们做了免费‘法治体检’,给我们企业吃了‘定心丸’!”在法治体检“一对一”结对共建活动现场,某企业负责人张女士高兴地说。据了解,2022年以来,市总工会开展“百名律师进千企”活动,通过法律知识宣传、法治体检、维权调解等举措,为企业和职工提供精准化法律服务。截至目前,我市组织325名执业律师免费为企业和职工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案件58件,化解矛盾纠纷264个。
2月中旬,市总工会启动“春风送岗”活动,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采取了“线上+线下”“直播+座谈+观摩”相结合的方式,6家企业招聘人员化身招聘主播,线上介绍企业运营情况和招聘岗位。并邀请就业指导师为求职者讲解国家就业扶持政策,组织大学生到企业一线观摩企业生产生活场景,与企业职工现场交流,拉近了求职者与企业的距离。招聘服务新模式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当天直播间观看人数3600余人次,提供岗位咨询服务500余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市总工会职工关爱活动不断升级,每当职工身处困境,作为“娘家人”的工会总能第一时间扶危助困。去年,市总工会出台新措施为银川市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提质扩面,近14万名职工参与,共为3219名患病住院职工减轻医疗负担428.49万元。今年参保职工达15万人,同比增长12.66%。市总工会连续20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累计筹资1800余万元,帮助6700余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圆了上学梦。
搭平台凝聚大合力
“开展免费服务月活动以来,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健身馆等活动场馆日均客流量超450人次,日均预约体验人数近300人次,2万余人次职工乐享工会普惠服务。”银川市工人文化宫负责人宋炜介绍,今年2月初投入使用的工人文化宫填补了银川市在全国首府城市中唯一没有工人文化宫的空白。未来,这里将成为新时代“职工的学校和乐园”。
银川市工人文化宫集职工群众宣传教育、文化交流、体育竞技、康体健身和公益培训等功能于一体,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内设15个功能场馆和24个培训教室。市总工会将借助银川市工人文化宫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打造“礼赞劳动者·职工大舞台”“银川职工学堂·千堂百场公益课”“凤城工友读书会”“银川职工健康乐园”等品牌,在唱响凝心铸魂主旋律的同时,以文化润心凝聚更多奋进之力。
自“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广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成立银川市劳模工匠宣讲团,坚持以“新时代工会大讲堂”为载体,开展“匠心传承·劳动筑梦”“同上一堂思政课”“五必讲”主题宣讲进园区、进企业活动200余场次。成功举办银川市第五届职工运动会,参与单位和职工人次均为历届之最,举办职工云上文化节,参与职工40万余人次。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文化阵地建设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兴庆区总工会职工培训中心利用职工每天下班和周末休息时间,开设包括舞蹈、瑜伽、茶艺等在内的13类公益课,并根据职工需求安排育婴师、电工等临时课程。同时,还采取“订单式送课下基层”方式,满足不同职工的需求。金凤区推行1+n建站模式,以工会主动、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方式建设30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组织职工开展了职工乒乓球公益课堂、户外劳动者乒乓球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贺兰县总工会、永宁县总工会也充分整合区域内资源,充分利用工人文化宫、职工活动中心等各类服务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灵武市总工会根据职工需求正在对职工文化活动阵地进行升级改造。
记者 李阳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