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时政

在生态建设上引领示范 让高质量发展成色十足

时间:2022-12-17 16:49:03 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近年来,银川始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了明确部署。在政协银川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踊跃发言,集众智、汇众力,为银川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新局面贡献力量。

  坚持生态优先 建设美丽银川

  今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3.6%,黄河银川段水质保持Ⅱ类进出,修复湿地5.3万亩、矿山生态7000亩,营造林6.5万亩……生态环境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政协委员郭海军说:“银川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说明了奋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建议,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要强化综合治理、增强治理实效,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入黄。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精打细算用好黄河水。”

  郭海军建议,应坚持黄河生态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实行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系统治理;有针对性地开展黄河银川段生态修复工程、河道清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补水等措施;强化黄河银川段和入黄排水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推进重点河湖黑臭水治理,降低重点水污染物排放量。

  在长期深入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后,政协委员崔悦慧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研究。他建议:“应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全力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实施典农河南环水系治理,建设美丽河湖,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通过开展危废专项整治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

  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崔悦慧建议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协同创建贺兰山国家公园推动自然保护地建设,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修复矿山生态。

  资源循环利用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变废为宝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政协委员围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展开了热烈讨论,为银川绿色发展建真言、献良策。

  “国家、自治区高度重视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银川在这方面还存在一般工业固废产出消纳差距大、已有综合利用途径单一、综合利用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备等突出问题。”政协委员杨军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立足银川实际提出了加强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建议。

  杨军说:“建议减少源头产生量,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建设,推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消费。同时,提高工业固废在铁路、公路、机场等基建领域的利用率,推进煤矸石、粉煤灰、炉渣(气化渣)、脱硫石膏在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土地复垦及土壤改良领域的应用。”杨军认为,应建立健全综合利用标准,从而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能力。

  在城市,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攻方向。生活垃圾分类关键在源头减量,重点在末端处置,要点在资源利用,而末端处置能力的提升则是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加快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必选项”。

  政协委员田连升建议,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留足环卫及设施建设用地,优先保障环卫设施建设,并修改完善环卫专项规划、环卫设施专项规划、资源利用专项规划,加快制定与银川相适应的环境卫生标准体系和垃圾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同时,重点建设生活垃圾分类配套的包括一般垃圾、餐厨垃圾、资源垃圾、有害垃圾、建筑垃圾、园林垃圾及工业固废等在内的各种垃圾末端分拣和处置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能力。

  绿色先行 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中,只有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才能让绿色发展成色十足,进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政协委员刘鑫认为,在城市发展建设中,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他建议:“要优化完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绿色、低碳、环保等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校与企业强强联合,全面强化绿色低碳领域研发水平。此外,政府应引导相关企业,加大对绿色低碳理念、技术、材料、管理方面的全方位应用,形成全社会协同发力的良好氛围。”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今天,绿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政协委员徐瑾建议:“严格落实空间规划,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推动产业、城市与黄河和谐共生、相融共济。要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要倡导和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形成全民参与、全民自觉的实践行动。”

  在银川,生态优先战略已经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摆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政协委员徐瑾在深入调研后建议:“要铭记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初心使命,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高度来谋划发展,统筹产业结构调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贡献力量。”

  记者 王彦飞 王一平 范晓儒 陈玲 鲍淑玲 孙楠 梁小雨 李姝 沈亚婷

【责任编辑: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