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时政

银川经开区:乘风破浪 奋力推动经济发展蝶变跨越

时间:2022-12-16 09:11:04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银川经开区聚力打造“两都五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共享3D打印铸造沙模。

  银川经开区审批服务大厅。

  宁夏中环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化工厂项目。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行走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银川经开区”),一个个重大项目串珠成链、全线发力,一项项重点工程提速冲刺、日新月异,更有一批批好项目成功引进,一批批大项目投产运营……

  今年以来,银川经开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自治区、银川市工作安排,按照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布局,坚持“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聚焦“三新”产业,深入开展项目“五比”活动,1~11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59亿元,同比增长46%左右;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自奋蹄。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银川经开区突出全产业链升级、集群化发展,全力助推“两都五基地”建设,汇聚起磅礴动力,为我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增添厚重底色。

  优化布局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2月11日上午,银川市举行产业招商暨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签约大会,共签约光伏新材料产业园等90个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总金额503.3亿元。作为银川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排头兵,银川经开区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103.9亿元,无论从签约项目、投资金额,还是质量效益、企业落地意愿上,都起到了带头表率的作用。

  突出集群发展,明晰定位布局,今年以来,银川经开区加快发展“3+1”现代产业体系,抢抓“双碳”战略机遇,集中资源发展新材料产业,形成115GW单晶硅棒、45GW硅片、15GW电池产能和配套能力,建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光伏材料基地。并立足基础优势,发展智能铸造、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培育了共享、小巨人、舍弗勒、小牛自动化、威力传动等一批“单打冠军”。

  同时,挖掘特色资源,发展枸杞深加工、乳制品、葡萄酒等大健康产业,聚集了蒙牛、沃福百瑞、同仁堂、顶津等知名企业。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成功举办“东数西算”银川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启动大会,引进央企联合体建设信创基地,成功承办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2022智慧城市峰会—城市数字化转型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分论坛”,加快打造西部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区。

  年内,银川经开区将聚焦光伏下游产业链、蓝宝石切磨抛、半导体材料等产业链关键节点,拓展上下游关联项目,力争新材料产值突破520亿元以上,全力打造“中国新硅都”;聚焦高端轴承、数控机床、新能源装备等产业链重要环节,力争高端装备制造产值突破100亿元以上;聚焦枸杞深加工、乳制品、医疗器械等领域,力争大健康产值突破65亿元以上;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加快推进“东数西算”银川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起步区建设,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银川样板”。

  项目之进 为经济增长稳盘压舱

  近日,银川经开区年产15GW单晶硅棒工程项目夺得中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项“鲁班奖”,这是宁夏首次在工业工程项目上获得此项殊荣,标志着银川市在精品项目建设上实现质的飞跃。

  银川经开区一直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增后劲的主抓手,精准施策发力,持续攻坚突破,切实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并坚持招大引强,今年共成立7个招商专班,成功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近300亿元。同时,开辟“绿色通道”,实行领导包抓、定期协调机制,项目开工率100%。一个个在建的大项目、好项目为新材料产业强链赋能。

  2023年,园区将围绕国家政策、发展趋势、延伸链条、市场前景等方面谋划和引进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为经济持续增长添加动力。

  科技引领 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银川经开区抢抓“创新+”新机遇,坚持企业主体地位,聚焦关键技术研发应用,争取扶持资金7亿元,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4家,建设高效单晶硅片制备、光伏智能装备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142个,R&D投入强度3.5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国家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分别居全国开发区第13位和21位。

  如今,科技创新的强劲动能已在园区遍地开花,巨能机器人采用“数字工人”对下线产品进行“健康体检”;共享装备铸造3D打印及其产业化应用领域世界领跑;小牛自动化自主研发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片全自动串焊机,打破了光伏串焊机依赖进口的局面……“我们还将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推动科技型企业持续较快增长,力争2023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6家,同比增长10%,年内国家及自治区级以上研发创新平台增至156个,同比增长10%。”银川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落实“双碳” 经济发展以绿色筑底

  今年以来,银川经开区抢抓发展机遇,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园区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着力培育绿色工厂,严格落实“双碳”目标,大力推进绿能开发、绿电供应,促进园区绿色产业不断深化。

  在宁夏共享装备铸造成形智能工厂,车间里正在打印的是大型水电机整铸转轮砂型,喷头射出的树脂与砂子里的固化剂发生反应后固化,勾画出砂型截面图形。如今,工厂内的3D打印设备,可以打印一个3吨重的成年非洲大象模型,传统“傻大黑粗”面貌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高精尖的国家级绿色工厂,科技创新为铸造行业的绿色发展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除此之外,银川经开区抢抓实施‘双碳’发展机遇,坚持把光伏材料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和主攻方向,发挥园区产业基础好、配套条件好、集聚效益好的优势,加快引进和培育核心企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引进和聚集了隆基、中环、小牛自动化等一批国内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拉晶、切片、电池、组件以及配套的碳纤维、坩埚、串焊等光伏材料全产业链。

  落实“双碳双控”目标,园区共实施能源低成本改造等10余个节能改造项目,万元增加值能耗0.87吨标煤,仅为全区平均水平的1/6,创建绿色工厂9家,在全区绿色体系创建中保持领先,同时,还推行“标准地”供地模式,建立亩均收益考核体系,盘活用地近2000亩,部分新材料项目投资强度达2000万元/亩,高出全区平均水平6倍。

  深化“六权”改革,狠抓“环境综合治理、深度节水控水、源头减排降碳”工作,银川经开区将力争2023年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以上;探索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路径,紧盯“绿电园区”试点申报,加快推进“绿电园区”落地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银川经开区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例超过30%;以建设两业融合试点示范园区为契机,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服务化发展;力争2023年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达到25家、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累计达到45个、智能工厂及数字化车间达到25家、大数据与软件发展项目累计达到80个。

  凝聚合力 打造一流投资发展环境

  “原以为受疫情影响,项目进程肯定要延期,没想到经开区对我们的项目采用‘线上审批’和专人代办的方式,给我们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宁夏电投银川热电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说,银川经开区24小时线上审批不停办,为园区保供企业和重点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确保疫情期间“业务不停摆、服务不断档”。

  自疫情发生以来,银川经开区结合企业特点,提前着手、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制定了园区企业闭环运行工作方案,并按照规模大小梳理了48家重点企业和项目“白名单”,编制闭环运行标准化模板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同时,园区还坚持稳字当头,制定“稳保促”15条措施,落实“千名干部包千企”行动,拿出近1亿元支持企业。全面落实中央、区、市“稳保促”系列政策,帮助企业落实各类奖补资金2.57亿元。

  今年,银川经开区坚持服务至上,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划拨3.7亿元资金,真金白银从政策扶持、人才引育、金融支撑、配套保障、智慧园区、基础建设、环境提升、审批服务等多个维度为企业办了“十件实事”,交出优化营商环境新答卷。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亲清政商关系正面清单15条、负面清单10条,成立“企业接待服务中心”,开通“经心办”服务热线,开展“一对一”安全技术帮扶。投入近2亿元,加大智慧园区、道路绿化、职工公寓等配套建设,打造1个指挥中心、2个服务平台,真心实意为企业办实事,大厅办事“好差评”满意度达到98%以上。

  银川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园区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改进“店小二”“保姆式”服务模式,全面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推行全程代办、容缺先办和告知承诺,同时,创新融资模式,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协调解决隆基15GW单晶硅棒及切片、鑫晶盛工业蓝宝石、隆基5GW电池等重大项目融资问题,加快推进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银川经开区创新发展引导基金”工作,并借助智慧园区“大脑”,为企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精准服务。

  记者 闫茜文/图

【责任编辑: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