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银川市聚焦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银川市“三新”产业技术需求和“两都五基地”建设重点任务,将科技创新作为“破冰”的关键点不断寻求突破。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要在发展中解决,只有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才会大有前途、赢得未来。
我市坚持把创新当做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科技支撑能力、创新资源集聚、体制机制突破等方面推动创新发展引领市建设。努力打造创新要素配置高效、创新链条布局全面、成果转化渠道畅通、创新环境开放包容、创新主体迸发的创新发展引领市,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把创新驱动战略置于“五大战略”之首,将科技创新列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九大支撑”第一条,赋予我市“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市”的使命任务,为我市加快建设先行区示范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驱动各项安排部署全面落实,今年,我市研究制定了《银川市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22-2025年)》。
“《银川市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22-2025年)》紧密结合银川实际,具有银川特色,包括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创新活力、营造全面开放创新环境等具体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项部署落实落细的纲领性文件。”银川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有动力来源。近年来,我市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配套制定“科技金融”“科技创新券”等文件10余个,建立健全市级领导包抓、责任部门负责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创新全链条的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体系。编制《银川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为我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绘制蓝图。制定《银川市人民政府科技创新咨询专家委员会建设方案》,建立咨询委员会入选委员专家库,首批遴选清华大学等高校院所专家学者16人,同时积极推进银川市高质量发展智库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今年初我市又出台了《银川市稳增长促发展十条措施》,同时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组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等,不断加大科技项目支持力度。
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出台了《银川市“揭榜挂帅”项目实施方案》《银川市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从统筹科技体制改革、支持科技人才引育、调整重大项目实施、支持企业研发和中试熟化、政府采购支持企业创新等方面发力,全力构建支持创新的政策体系。同时开展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调研和政策评估,对现有支持企业研发政策进行调整优化,细分设立了校企联合、中小企业创新、科技创新平台等科技专项计划,推进项目、人才、平台、资金一体化配置。
发现问题找准差距重点“破冰”
今年以来,银川市在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上持续发力,让一批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小巨人企业在区域内加速聚集,推动科技创新事业驶入快车道。在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投建的世界首个万吨级铸造3D打印智能工厂,整齐排列着10多台如成年非洲象大小的白色箱体,这些共享集团自主研发的3D打印机,正马不停蹄地打印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
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新材料产业重点突破光伏硅、蓝宝石晶体加工制造等关键技术;新能源产业重点突破光伏全产业链、风电制造、氢能制备储存运输以及智慧电厂、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新食品产业重点突破清洁生产、新型加工、保鲜储运、品质调控等关键技术;电子信息产业重点突破智能终端、数据存储、物联互联、信息应用等关键技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突破产业数字化以及工业机器人、电气开关、智能仪器仪表、高端装备、精密轴承研制和铸造3D打印等关键技术。
银川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葡萄酒产业重点突破防冻抗旱品种选育、生态化种植、农机农艺融合、低成本酿造工艺及本土发酵菌种筛选等关键技术;奶产业重点突破良种选育、低碳绿色健康养殖、疫病防控、粪污资源化利用、优质饲草资源开发以及高附加值和功能性乳品开发等关键技术;枸杞产业重点突破优新品种选育、绿色植保栽培、全程机械化生产以及高附加值功能性食品开发等关键技术。
主动上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服务局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管理的李学瑞,来到宁夏中欣晶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为企业就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研发项目管理、研发制度准备、研发人员组织等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和复审非常严格,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大考,‘上门服务’为企业打消了后顾之忧,也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振了底气。”李学瑞说。
科技创新不同于其他领域,主要核心动能在人的创造力提升,银川市科技部门面向主导产业生产研发一线选拔培养市级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通过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行动,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组织培训班10场次,培训相关企业家、技术人员10000人次。为企业家提供服务是留住人才的有效方式,“优秀企业家绿色通道服务制度”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专业化服务方式,为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提供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归集等专业化科技服务。同时,组建了首期规模为1000万元的“银川新星”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印发《银川市“银川新星”科技创新引导基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银川市“银川新星”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实施细则(试行)》,初步遴选基金项目12项,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发展。
见证
王晓瑾:科技创新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聚焦资源、深化改革、提升动能,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地位不断巩固。十年来,银川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主要指标实现“4个翻番”。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市科技局副局长王晓瑾对我市科技工作取得的非凡成绩感到自豪。
十年来,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翻了2番,从11.5亿元提高到45.53亿元;R&D投入强度翻了1番,从1%提高到2.01%;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了4番,从21家提高到170家;自治区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数量翻了4番,从12家提高到96家。同时,科技创新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全市各类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共享集团铸造用工业级3DP打印设备获自治区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柔性引进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团队牵头实施项目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银利电器特种变压器应用于“天宫一号”和“神州”系列飞船;天通银厦成功突破720kg级C向蓝宝石晶体生产瓶颈;隆基硅突破了N型单晶硅制备工艺;盾源聚芯成功拉制出620mm高品质大尺寸单晶硅棒;隆基乐叶PERC高效电池量产转化效率达到23.8%,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王晓瑾告诉记者,2021年全市R&D经费投入45.53亿元,增幅达到44.0%,排名全区第一,增长速度是全区平均水平的2.4倍。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01%,位列全区第一,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近年来,银川市先后获批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获评“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成为西北地区唯一入选城市,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地位稳步提升。
未来,银川市科技局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银川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部署,按照“1543”工作思路,即围绕创新发展引领市建设总目标,完善企业培育、科技项目、平台支撑、人才引育、科技金融等五个体系;狠抓重点产业培育、重点平台搭建、重点项目攻关、重点基地建设等四项重点工作;实施党建引领、干部能力提升、作风建设三个工程。以理念创新带动工作创新、以管理创新带动科技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平台为基础、项目为纽带、资金为牵引,推进科技资源一体化配置的政策体系,为创新发展引领市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技支撑。
印记
摘得“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金字招牌
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聚资源、促改革、提动能,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地位进一步凸显。2021年,我市获评“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
荣誉的背后,是我市多年来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的不断探索。“2020年7月,我市正式启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成立了中国(银川)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举办了中国(银川)新材料产业发展高端论坛,利用‘科创中国’线上线下平台和资源,对接知名专家和团队为企业“一对一、点对点”解决需求和问题。2021年,我市与广州、嘉兴、天津滨海新区一同获评‘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园区),是西北地区唯一入选城市。”银川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我市深化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利用银川产研院各类创新资源搭建项目联合攻关和成果落地转化的创新走廊。中国葡萄酒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积极服务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在优质防冻抗旱品种选育、优质葡萄栽培体系构建、本土微生物资源开发上取得技术突破。上海交通大学(银川)材料产业研究院召开产业技术对接大会,邀请知名专家来银服务,并通过线上、线下分享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搭建西北领先的新材料公共检测平台,服务区内外企业60余家,检测样品近万份。清华大学—银川水联网数字治水联合研究院组织实施50余项数字治水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项目,其中“水联网现代化灌区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相关技术壁垒。
下一步,我市将深化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持续巩固“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品牌,以理念创新带动工作创新、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平台为基础、项目为纽带、资金为牵引的科技资源一体化配置体系,搭建重大科研平台,组织实施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
记者 李鲲鹏 雷梦/文 郎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