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时政

非凡十年·川流不息丨掘金新材料产业迈出转型新步伐

时间:2022-10-17 11:31:37 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t6.jpg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保障,也是银川市优势特色产业。今年,银川市重点聚焦光伏硅、蓝宝石、半导体硅、石墨烯等领域,围绕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数字赋能、项目牵动、企业支撑“五大战略”。

  1~8月份,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3.3亿元,同比增长61.8%,高于市级工业总产值增速32.9个百分点,占“三新”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1.4%,自今年以来一直保持高位运行。25个新材料项目开工率达到96%,累计完成投资48.2亿元,占市级工业投资的49%。

  现在,银川市正在形成从单晶硅到光伏电池、从蓝宝石到智能终端应用、从半导体材料到关键部件、从正极材料到电池成品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单晶硅棒、国内最大的工业蓝宝石制造基地,以及初具规模的半导体材料及部件配套基地。新材料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已成为拉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ycrbp55_b.jpg

  光伏材料全产业链基本形成

  走进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GW单晶硅棒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将一车接一车的硅料送进单晶炉。“我们公司拥有单晶炉设备1600台,切片机150台。目前,已经具备年产10GW单晶硅棒及5GW切片能力,这些硅片将广泛进入国内外光伏产业领域。”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说,“现在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单晶硅生产工厂,也是全球市值最大、营利能力最强的太阳能公司”。

  2006年,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户银川后,从最初生产单晶硅棒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从单晶硅棒切片到电池的全套产业链,也让银川成为了隆基在国内首个实现全产业链布局的地区。目前,银川隆基P型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4.06%,保持全行业领先地位。

  在光伏材料产业跻身全国“头部”的不止隆基绿能,宁夏中欣晶圆拥有世界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大尺寸硅片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小牛自动化研发的太阳能电池片全自动串焊机,打破了全国光伏串焊机依赖进口的局面。现在,银川市已经形成了拉晶、切片、电池产业链,以及坩埚、串焊等较为齐全的配套产业。目前已具备100GW硅棒、23GW切片、12GW电池产能,单晶硅棒产能规模居全国第一。

  为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光伏全产业链基地,近年来,银川市充分发挥隆基、中环等行业头部企业的带动作用,适度扩大硅棒规模,大幅提高切片和电池规模,补齐组件缺项,完善逆变器、金刚线等配套产业,硅棒-切片-电池-组件全产业链基本形成。

  工业蓝宝石产能全国领先

  在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晶体加工车间内,各个设备正忙碌运转。目前,公司蓝宝石一期、二期项目,综合产能达到2000吨/年,居全国首位。随着5G技术的应用,强度高、硬度大、耐冲刷的工业蓝宝石已成为新材料领域的又一匹“黑马”。

  “产业要想‘发展好’,就得做好‘链文章’。”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为进一步抢占蓝宝石衬底和大尺寸窗口材料市场,该公司在银川经开区实施建设第四期项目——蓝宝石晶体制造与加工基地项目,全面扩大蓝宝石晶体和大尺寸蓝宝石晶棒的生产规模,为银川市产业高级化、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心剂”。整个项目预计2024年底达产,达产后预计年产2700吨蓝宝石晶体,预计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约3亿元,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亿元,2025年实现销售收入约10亿元。

  目前,银川市依托天通银厦和鑫晶盛两个行业头部企业,已形成年产5500吨蓝宝石晶体、2160万片蓝宝石晶片生产能力,正在加快从长晶到切、磨、抛深加工及下游消费电子产品等智能终端应用的产业链发展。

  “为了打造智能终端应用延伸的工业蓝宝石基地,银川市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向切、磨、抛深加工高附加值产业链布局,加快向下游LED衬底材料、消费电子产品、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等智能终端应用延伸,形成工业蓝宝石生产、加工、应用产业集群。”银川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半导体材料正在加快布局

  在宁夏盾源聚芯,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随处可见,大直径半导体级硅部件的生产环境最高可达到100级的超级净空级别,在国内走在前列。这家已集合了从硅材料到硅部件设计、加工、监测、清洗等全流程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技术在中国硅部件加工领域持续领跑,市场份额排名实现了第一。

ycrbp25_b.jpg

  近年来,公司研发团队先后在清洗技术、耐高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这离不开企业多年来的研发投入,目前,公司共计拥有知识产权55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商标2项。据了解,依托中欣晶圆、盾源聚芯等重点企业,银川市已经形成年产480万枚6英寸、540万枚8英寸、240万枚12英寸半导体硅片、4万只半导体级石英坩埚的产能,大尺寸晶圆、半导体级石英坩埚、硅部件成为国内外芯片供应链上重要的配套产业,大尺寸硅片填补了国内空白。

  一花引来百花开,如今,半导体行业“大咖”企业纷纷选择落户银川,这与好的营商环境分不开,银川市通过研究支持政策、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园区积极解决好半导体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延伸问题,全力推动半导体产业向高标准、高效能、高质量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银川半导体全链条产业在我国半导体行业内的影响力。“下一步,银川市还将不断完善半导体材料产业链条,向大功率器件、封装测试等后端延伸。开发存储器、处理器配套关键部件,在细分领域打造‘单项冠军’。”银川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新能源电池发展势头良好

  说到新能源,一定绕不开新能源电池。两年前,宁夏汉尧率先实现了无钴化正极材料在锂电池上的成功应用及量产,打破了行业垄断困境,犹如一匹黑马冲出了赛道。“我们是国内首家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企业,作为刚涉足锂电行业的新企业,这项技术是我们能够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和快速发展的基础,从低钴、超低钴再到无钴,我们已经储备了一大批产品。”宁夏汉尧研发部副部长孙旭说。

  经过多年深耕,宁夏汉尧已成为全球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可以实现富锂锰基材料产业化的公司。孙旭介绍,富锂锰基材料与三元材料相比,寿命延长100%、成本降低30%,并大幅提升高温储存性能;与磷酸铁锂相比,提升能量密度25%,寿命延长20%,低温性能提升20%。此外,与尖晶石锰酸锂相比,寿命延长8倍以上,高温储能性能提升10倍,符合当下锂电池降本、增效、高安全的趋势。

  目前,银川市以宝丰昱能、汉尧科技、中钢石墨等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磷酸铁锂、三元正极锂离子和钠盐电池等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千亿级绿色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引进隔膜、电芯等电池核心件配套产业,降低储能成本,已建立较为完整的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产业链,并加快推动宝丰储能全产业链和奥能瑞拉钠盐电池项目建成投产,推动绿色能源电池材料产业聚集。现已形成1.3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汉尧科技率先实现了无钴化正极材料的应用和量产,市场占有率超过90%。

  印记

  银川新材料全产业链发展步履铿锵

  由单一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一产独大到融合发展、由传统产业向产业集群跨越……推进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着力构建现代绿色经济体系,在打造全产业链、推进绿色转型的道路上,银川市助推新材料全产业链发展步履铿锵。

  近年来,银川市抢抓国家实施“双碳”和自治区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重大战略机遇,瞄准新材料发展的重大契机,充分发挥产业基础、配套条件、集聚效益等优势,把新材料产业作为重中之重,紧盯头部企业,坚持招大引强,落地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聚集一批在国内国际领先的行业头部企业,初步构建了产业集群化、产业链较为完备、产业配套齐全的发展格局。

  目前,宁夏鑫晶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工业蓝宝石晶体制造加工项目,已完成576台300公斤级蓝宝石晶体生长炉安装;宁夏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项目,前不久迎来首颗G12单晶顺利下线,项目主打产品G12单晶硅片能够有效提高光电转换率及产出功率;同时,宝丰电池及储能集装系统等一批重大项目也在加紧建设……

  经过多年布局发展,银川新材料产业沉淀了多项“打破壁垒”“填补空白”的新技术,建成若干“业内最大”“行业领先”的大项目、新项目,已引进和聚集隆基、中环等国内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形成拉晶、切片、电池到配套的坩埚、热场、串焊等较为完整的光伏硅产业链,年内将形成具备单晶硅棒100GW、硅片23GW、单晶电池10GW、串焊机产能1800台的产能,在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见证

  丁建亮:蓝宝石是新材料领域的又一片“蓝海”

  在宁夏鑫晶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上百台长晶炉排列整齐,正在作业,炉体里凝结的正是蓝宝石。整洁有序的车间内除了机器,鲜见工人,工程师在智能控制器前,抬手之间便可远程控制百余台长晶炉。

  宁夏鑫晶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丁建亮介绍,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改造,自主研发了生产蓝宝石的关键技术——长晶技术,即通过长晶炉人工合成蓝宝石,这使得企业在工业蓝宝石行业内取得了领先地位。目前,企业自主研发的长晶设备及控制系统不仅缩短了生产周期,还使能耗指标大幅低于同类机型。长晶技术无论是能耗水平、单机产出水平,还是优良率、利用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蓝宝石是新材料领域的又一片“蓝海”,让宁夏鑫晶盛把蓝宝石产业链放在银川,离不开银川市优厚的营商环境。“2021年,我们正式落地银川,过去听友商说银川的营商环境非常好,政策兑现很及时,资源优势很明显,对于高载能的蓝宝石行业来说是很好的选择,同时,银川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也会为企业产品辐射周边带来帮助。没想到,从过来考察到落地银川,我们只用了两个月时间。”丁建亮说。

  丁建亮介绍,现在,企业将年产1200万片4英寸蓝宝石切磨抛智慧化项目也落地银川,项目完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第一的蓝宝石衬底晶片制造企业,届时,企业将利用自身规模优势,以及集团蓝宝石晶体材料的成本优势,为园区提质增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贡献力量。

  记者 闫茜

【责任编辑: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