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责任、聚合力,安全发展理念一次次被践行;查风险除隐患、下重拳出实招,一个个化险为夷的故事被书写;补短板强弱项、建体制优机制,群众安全感一步步增强……银川市应急管理局勇担时代重任,锻造应急铁军,为我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市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银川市应急管理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抓手,加快应急体系建设,加大隐患整改落实,严格执法监督检查、夯实防灾减灾基础,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先后荣获“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平安宁夏建设先进集体”“全区应急管理先进集体”“全市模范机关单位”,一名干部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秀个人。
聚焦应急“大数据”
截至9月底,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同比下降38.9%、44.4%、28.6%、22.1%。
◆今年累计发现隐患2万余条,行政处罚119次,责令停产整顿97家,约谈警示218家,联合惩戒16家,立案处罚104起,全市罚款965.39万元,同比增长16.3%,其中监管处罚427.05万元,同比增长55.7%。
◆建立高风险煤矿驻矿盯守“吹哨人”工作机制,累计驻矿180余天次,排查整改一般问题隐患400余条,提出对策建议40余条,核查事故举报线索4条,移交违法违规线索7起,罚款142.9万元。
◆实施危化行业高危细分领域、大型油气储存基地等8个专项治理项目,发现问题隐患1345条,关闭企业6家、责令停产停业1家,罚款36.5万元。
◆举办全市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大讲堂、大练兵、大培训9期,培训一线从业人员828名。开展全市防汛应急能力提升培训班4期,培训业务骨干和抢险队伍650余人;组织实施全市安全生产骨干培训100余人。
◆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
◆报送灾情11次,救助受灾群众525户1507人。
◆建优市、县、乡、村四级灾害信息员队伍983人。
◆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实施安全培训机构分级分类管理和星级评定,全覆盖检查安全生产培训机构32家,发现问题隐患118条,关闭1家、停业整顿3家、罚款4家6万元。
◆建立银川市应急管理专家智库,建强综合救援、专业应急抢险队伍31支。
◆举办自治区“应急先锋·2022”贺兰山东麓抗洪抢险军地联合应急演练、“5·12”防灾减灾日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7·28”地震应急实战演练等,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大型宣传活动,参与人数达20余万人次。
安全发展理念入脑入心
凝心聚力防风险,齐抓共管保安全。今年以来,我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以及各级党政组织重要学习内容,开展专题学习286次;集中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片852场,2.2万余人次参与。
为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我市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6次、市政府常务会7次、市政府专题会议19次、市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4次、市消防联席会议3次及相关视频会议8次,传达学习中央和自治区有关安排部署,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形势。
与此同时,我市安全生产制度体系也日趋完善。为厘清工作职责,规范工作运行,先后制定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市政府领导安全生产职责3个清单、《银川市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规定》《银川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和《银川市防灾减灾救灾责任规定》等。为坚决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举措及自治区20条措施,印发《银川市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全区安全生产工作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形成了55条硬措施,发动各方力量抓好安全防范工作。
查险除患打通“神经末梢”
风险不受控就是隐患,隐患不根除就是事故。今年以来,我市在细节上下功夫,在行动上控风险,狠抓源头防范,聚焦薄弱环节,查风险、除隐患,把安全生产落实到每一根“神经末梢”。
具体来说,全面梳理了全市74个自然灾害风险点和78个安全生产风险点,开展了自建房、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巩固提升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中,我市已排查梳理2个专题、20个专项、260项突出问题,整改248项,排查重大隐患278条,整改274条。
为最大限度地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市应急管理局聚焦突出问题,紧盯安全生产薄弱环节。比如,坚持一矿一策,组织山东、内蒙古等区外专家对银星、双马、麦垛山、任家庄等9家煤矿企业开展“体检”“会诊”。比如,开展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梳理具体问题22项,制定工作措施64条,全面完成重大危险源企业“双控”平台建设。再比如,专项执法检查工贸行业企业74家次,发现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违法行为130项,立案处罚8起,罚款33.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暗访专项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安全暗访利剑作用,制定暗访工作例会、问题整改、督办回访等5项制度,建立问题“日梳理、日转办、日调度”等3项机制,运用6个安全生产领域重点查、运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精准找、聘请30余名专家人才诊等方式,排查整治问题隐患6000余条。
重拳实招提升执法效能
深化执法改革、强化靶向执法、加大“互联网+执法”力度,市应急管理局打出提升执法效能“组合拳”,持续打造执法先进标杆。
今年以来,我市完成了市、县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更名、挂牌等,制定了综合行政执法分类分级实施办法,完成了粉尘涉爆、有限空间、培训机构、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专项执法检查。不仅如此,市应急管理局还紧盯春节、“五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葡萄酒博览会、西部数谷等重大活动,汛期、森林草原防火期等重点时段,成立6个专项组常态化开展执法检查。联合环保、建设、消防等部门集中执法,查处“小、散、乱、污”企业27家,排查问题隐患110余条,立案处罚5家,端掉2家违法储存液化气罐黑窝点,转移气瓶170个,成功消除重大安全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银川市作为“互联网+执法”首批试点城市,以工贸行业专项执法试点为突破口,将移动执法推广应用到危化、非煤矿山等重点领域,建立“八个一”工作模式和“四级负责制”,落实“三个100%”,以“四全”为抓手,实现“六化”目标。“一四三四六”互联网+执法“银川模式”得到国家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被应急管理部和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作为试点样板在全国和全区进行推广。
未雨绸缪夯实减灾基础
未雨绸缪补短板,居安思危防未然。我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把各项工作做在前面、落到实处,灾害防治基础持续夯实。
市应急管理局高标准编制《银川市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1-2035)》和《银川市综合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为防灾减灾做好顶层设计。建成市、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3座。汛期和疫情期间,先后调拨防汛抢险物资装备7次82台套,接受、调拨帐篷、床褥等救灾物资10927件。此外,还开展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成功举办自治区“应急先锋·2022”贺兰山东麓抗洪抢险军地联合应急演练。
今年汛期,6轮强降水引发4次内涝、5次山洪,我市高效应对,期间,转移群众9次331人,排查治理风险隐患190余个,全市未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险情。这一结果并非偶然,我市对城区84个易涝积水点、53个低洼积水小区,沿山51处山洪灾害危险区,全市25个重点防火风险区域,实行“一点一策”精准管理。不仅如此,还建立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防汛“四个一”包抓和应急专班机制,开发银川市防洪排涝指挥调度“一张图”,形成《银川市防汛风险隐患排查整改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打造“理论+实训+演练”防汛应急能力提升培训新模式。
在森林草原防灭火方面,我市持续开展抽查暗访,检查单位210家,发现问题635条。
优化机制打造“智慧应急”
信息化是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智慧应急,推动从传统治理向现代“智理”转变。
据了解,市应急管理局将无人机运用在隐患排查、安全执法、灾害防控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开展训练巡查100余次。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依托市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加快“互联网+应急”平台建设,打造安全应急大脑,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指挥调度、集成发布融合一体的智慧应急“一平台”;打破各部门信息系统间的“数据孤岛”,汇集危化、煤矿、洪涝、防火区等视频监控点1200路,形成监测预警“一张网”。
在打造“智慧应急”的同时,我市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完备预案体系、强化应急准备。构建“1+1+4”大应急、全灾种指挥体系新格局,“1”即安全生产委员会、“1”即应急管理指挥部,“4”即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减灾委员会。设立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53个,将西夏区镇北堡镇成功打造为全区基层能力提升示范乡镇,打通了基层应急指挥和快速处置“最后一公里”。修订银川市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和防汛抗旱等38部专项应急预案,搭建起预案体系的四梁八柱。
砥砺奋进锻造应急铁军
“2023年,我们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睁着一只眼睡觉’的高度警觉,锻造应急铁军,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安全底线红线,落实落细安全责任,抓紧抓好隐患整改,为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和创新发展引领市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市应急管理局局长侯文莅说道。
据了解,市应急管理局将在健全应急指挥、风险防范、应急力量、科技支撑四大体系上做文章,从而提升科学处置、源头管控、救援实战、智慧应急能力。具体来说,将采取健全应急指挥、会商研判、应急协同等机制,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全贯通的的应急管理指挥架构;突突出抓好危化、矿山、工贸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补齐洪涝灾害防御、森林草原火灾防范、地震监测预警预防等短板弱项;推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深入排查治理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建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指导县乡、社会救援力量建强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推进应急指挥调度中心三期项目建设,整合相关部门应急管理基础数据、监测数据与业务数据,打造跨部门、跨地域的应急数据资源中心,构建“全域覆盖、纵向联通、统一管控”的应急管理大数据应用体系;加快推进全市应急救援指挥通信能力建设。
记者 李阳阳/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