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

守住健康防线兜牢民生底线 让百姓看病就医更安心

时间:2022-12-18 09:23:59 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市民看病更安心。

  看病就医是人民群众的刚性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银川市2022年民生“十心实事”之看病就医“安心”实事,其目标任务是:开展“两病”(高血压、糖尿病)“医疗保障+健康管理”专项行动;开展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参与职工10万人以上;建成银川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新建文昌路社区等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银川市总工会、银川市医疗保障局的积极统筹推进下,所有目标任务均如期完成,提交了一份高质量的民生答卷。

  全市“两病”当年医保待遇享受96.41万人次 直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达20281.58万元

  银川市医疗保障局是“两病”(高血压、糖尿病)“医疗保障+健康管理”专项行动的责任单位。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银川市医疗保障局不断增强“两病”用药保障和慢性病防治的有机融合,让基层卫生机构成为“两病”患者的健康守门人,使“两病”患者人人有家庭医生,人人用药有保障,真正做到病有所医,医有所保。同时,通过全区医保信息系统与全市基层医疗机构HIS系统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综合性医防服务,提高“两病”慢性病筛查率,为“两病”患者提供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健康管理。在对“两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将“两病”患者信息推送至医保信息平台,进行身份标识,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服务需求提供精准的健康管理服务,着力提升“两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创新健康管理、用药保障全程可追溯式服务。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质量持续提升,有效提高“两病”患者健康管理水平。据统计,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市通过基层医疗机构HIS系统向医保信息系统推送规范化健康管理“两病”患者68901人,其中高血压患者52764人,糖尿病患者16137人。

  为推进“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工作,银川市医疗保障局大胆突破我区门诊慢特病仅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行资格认定的壁垒,凡符合“两病”诊断且需要用药治疗的患者均可随时就近到基层医疗机构办理门诊慢特病资格认定,充分发挥“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医保智能服务效率。我市在持续推进、落实自治区门诊慢特病医保待遇政策的同时,全面取消全市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两病”门诊慢特病起付标准,一个医保年度内,个人累计自付政策范围内费用在起付标准以内按50%报销,起付标准以上按职工医保75%、居民医保60%报销。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市“两病”当年医保待遇享受96.41万人次(含门诊大病、门诊统筹就医人次),当年降压药、降糖药总费用34073.57万元,降压药、降糖药实际报销比例已达到60%,直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达20281.58万元,赢得慢性病患者的一致好评。

  13.56万余名职工参加了医疗互助保障活动 为3219名患病职工减轻医疗负担428.49万元

  “开展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参与职工10万人以上”,这是银川市总工会今年承担的“十心实事”项目。一年过去了,银川市总工会交出了答卷:已组织13.56万余名职工参加了医疗互助保障活动,为3219名患病职工减轻医疗负担428.49万元,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

  一年来,银川市总工会不断拓宽医疗互助保障服务职工手段,提升医疗互助活动质量,帮助职工实现“安心”看病。首先是降低补助门槛,扩大职工的受益面。将职工医疗互助补助起付标准降低到1000元,增加“安馨”补贴,使受益职工大幅增加,体现了医疗互助的普惠性。与此同时,增加大额医疗补助,进一步减轻职工大病的负担。对住院费用额度(扣除全自费)达到5000元以上的职工,在正常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500元至50000元的一次性补助,使得医疗互助的最高报销额度增加到10万元,进一步解决职工因病致贫的问题。加强信息化管理,实现职工报销线上办理。开通职工医疗互助保障管理系统,让职工医疗互助工作从线下搬到线上,职工可通过手机实现医疗补助线上申请、线上审核、线上办结,简化审核程序,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职工不跑腿,切实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 沈亚婷 文/图

【责任编辑: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