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满弦”开工,项目“进度条”持续刷新,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百日攻坚战”进入后半程,“满弦”是昂扬的斗志,“加速度”是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接下来的决胜阶段,我们更要实事求是、精耕细作,抓紧抓好“项目”这个牛鼻子,拉动银川的年终冲刺再加一把劲,努力完成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进入“百日攻坚战”的冲刺阶段,已经没有时间想一想、等一等。项目建设的“窗口期”稍纵即逝,以小时计算的建设进度刻不容缓。在初冬时节砌下的每一块砖瓦、浇筑的每一克混凝土,都要凝聚为2024年的发展成果。因此,项目部和施工现场才是我们工作的第一落点:及时掌握项目推进情况,眼见为实;通盘掌握各个项目的运作情况,未雨绸缪;主动为企业加快审批强化保障,查漏补缺……事事体现出实事求是的态度,精耕细作的精神。行百里者半九十,经过一年的奋斗,我们使出浑身解数拼经济、促发展,竭尽全力抵御外部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到了关键时期,我们更要以“今年事今年毕”的原则,善始善终,不留遗憾,用扎扎实实的成绩为2025年埋下期待的伏笔。
项目推进是一块试金石,检验着我们的工作方法和成效。经济发展态势瞬息万变,从国家层面的政策调整,到市场节奏的微妙变化,每一次市场的波动,都体现在每一个项目中。今年,全市储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项目545个,总投资631亿元,主要涉及市政建设、环保、物流、农业农村、文化旅游、水利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随着市场波动和政策环境的调整,不妨通过检视优化自身的政策组合包,结合国家政策的调整方向和当前实际情况,为企业解疑释惑;在及时兑现相关扶持政策的同时,对接上级职能部门,明确各项政策的时间表,为企业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政策服务。只有让企业拥有更确定的盈利预期,才能向市场传递更有信心的信号。
在算力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特色产业项目落地中,想打开新局面,必须有前瞻性实际措施起到带动作用。这些项目实施的企业中,不仅有潜力十足的优质生产型企业,更有融合上下游产业的链主型企业,以及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品级的服务型企业,针对他们的项目谋划和诉求,要在建立基础台账的基础上厘清行业现状,为企业量身打造服务项目,为项目推进实施搭台唱戏。尤其是对企业融资的帮扶,要在现有政策框架之内广开大门,为企业增强实力赋能,扩大银川优势特色产业的“出场大名单”。
项目是决胜“百日攻坚战”的关键,不遗余力地落地好项目、扶持好项目、推进好项目,最大程度发挥项目带动经济的作用,考验着各级干部的决心、恒心和信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让我们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书写苍劲有力的一笔,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本报评论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