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至6日将迎来“清明”小长假,群众出游热情高,生产生活等活动密集,安全风险明显加大,如何做好防范?为此,4月3日,银川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安全提示。
1.重点防范三类安全风险
清明期间,祭扫交通与郊游踏青交通相互交织,旅游客流增多,加之假期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车流量大幅上升,交通事故风险进一步增大;
清明祭祖扫墓较为集中,极易引发火灾,景区的防火工作将面临较大压力;
此外,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各类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较为旺盛,安全生产将面临较大压力。
2.这些方面也需重点防范
道路交通,以“两客一危一货”为重点,紧盯隧道、桥梁和重点路段安全,严查“三超一疲劳”、货车载人、非法旅游客运车辆等突出问题。民航、铁路加强设备设施隐患排查,严格车站机场危险品检查,加大严禁携带危险品宣传提示。
自驾出行,注意天气变化,提前了解路况信息,谨慎驾驶机动车。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及早发布安全警示,提醒群众旅游过程遵守规则、防范风险、注重安全。对各类旅游休闲活动场所,加强重点部位消防检查,加强设备设施检维修、保养和更新,及时消除隐患。
针对清明祭祖,大力提倡绿色祭祀,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林区等重点场所,强化森林草原火灾防范。
认真抓好矿山复工复产验收工作,对灾害严重、大班次等重点矿井开展全面安全“体检〞,切实推动矿山八条硬措施落地见效。深化燃气安全整治,确保节日期间餐饮、居家等人员密集场所燃气安全。扎实开展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综合治理,防范违规充电导致的火灾事故。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指挥机制的“两个措施”,用好应急指挥一张图、响应流程图和安全防范、应急处置、应急指挥、值班值守“四张清单”。要压紧压实值班值守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责任,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守和外出请假制度,加强信息调度和报送,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抓好应急队伍训练和物资储备,做好灾害事故应对处置准备,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记者 吴春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