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热点

银川: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

时间:2023-07-04 09:12:45 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十四五”以来,银川市牢牢把握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工作主线,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工作大局,先后获评全国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等国家级试点10余项,建成综合管廊、东热西送、沈阳路快速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交通疏堵等工作经验领跑西北、推广全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步伐坚韧有力。

  城市更新加速交通拥堵指数明显下降

  银川市的立体交通让人耳目一新,从重庆来银旅游的王建新告诉记者,他是从事道路建设相关专业的,去过重庆等许多城市,见到很多城市的立体交通建设。他认为,银川的立体交通构建得十分明晰,纵横交错通行效率非常高。王建新租车从沈阳路去了镇北堡西部影城和漫葡小镇,还走了贺兰山路与民族街交叉路口快速通道,感受到了银川市道路的高效通行效率。“路很宽也很新,到处都能看到自然湖泊,真的没想到西部也有如此美丽的城市。”王建新说,好的城市建设是吸引投资和扩大城市发展的基础,银川市能够保持如此高水平的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对外旅游的名片,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银川投资、置业。

  根据《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内容,由市住建局负责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无具体量化指标,对标“十三五”期间“新增市政道路165公里”的工作总量,银川市住建局以城市体检结果为导向,一是在交通疏堵方面,针对城市交通拥堵突出问题,制定了“3103”改善路径(即“3”个策略、“10”项措施、“3”个阶段),系统化提出了城市交通拥堵“6+N”治理方案。

  据了解,2022年实施交通疏堵项目45个,年内完成40个,新增市政道路18.9公里、新增慢行绿道31.3公里,累计完成投资9.6亿元,道路密度提升至5.81公里/平方公里。交通拥堵指数下降20%,群众认可、效果明显,跑出了民生改善“加速度”。2023年实施交通疏堵项目55个,计划投资15.1亿元。截至目前,10个项目已完工,20个正在推进,剩余25个已获立项批复。

  城市更新紧盯精细化、人性化打造

  “不愿让城市随着发展过快地老去,尤其要让老城区继续激发活力,通过城市更新实现可持续发展。”银川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2022年度实施海绵城市项目26个,完成海绵投资5.1亿元。2023年计划实施海绵项目71个,总投资3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21亿元,其中海绵投资16亿元。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系统化治理措施,重点打造金凤区中北部、西夏区南部2个海绵城市建设示范片区,实施七子连湖海绵湿地公园、康平路雨水管道工程等项目。目前,已开工项目22个,28个项目已取得批复,剩余21个项目正在完善前期手续。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建设者更加注重细节打造,通过建设雨水花园实现自然降水的综合利用,不断提升再生水的使用效率,让更多的水资源能够重复利用到自然补水当中。“我们的城市需要更多的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的功能性和自给能力。”银川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城市内涝治理方面,不断完善优化城市防汛应急预案,做到提前安排部署、提前完善预案、提前储备物资、提前检修保养、提前疏通清掏、提前改造积水点、提前应急演练、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的“七提前一坚持”,加强排水防涝设施维护,年均清掏疏通城市排水管道500公里,及时对24座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利用泵站、污水厂科学联动提前抽排污水,确保管网汛前处于“空管”状态。在项目储备上,始终做到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不断提高项目储备质量,有序推进储备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为全年项目的接续推进建设打好坚实基础。

  今年,银川市住建局实施的重点市政公用设施项目有4个,总投资10.9亿元。其中金凤五路(正源街—民族街)道路工程已于5月通车,正源街与宝湖路交叉口快速化改造工程已于5月底开工,目前正在开展管线迁改,预计2024年元旦主隧道通车,5月全线竣工。正源街(六盘山路-贺兰山路)优化提升工程和银川市银古路快速化改造工程2个重点项目正在完善前期方案,待市政府列入投资计划后将加快实施。

  城市更新要系统优化基础设施空间布局

  城市要发展合理利用空间十分重要,尤其是在老城区更新改造过程中,更加要学会在狭窄空间内“微操”。银川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发展要坚持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增量和存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系统优化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功能配置、规模结构,创新完善全生命周期发展模式,显著增强人民在共享基础设施上的幸福感。坚持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础设施发展的前提条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地下空间等资源,推动基础设施全面绿色转型,保护生态,为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提供坚强后盾。

  同时,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动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牢牢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形成区域和城乡基础设施协同发展“一张网”体系,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加快建设成为高品质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强化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未来,我市在城市建设中将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及各类专项基础设施规划有机衔接,建立健全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规划体系。按照国家、自治区部署安排,结合我市实际,深化投融资、不动产、土地要素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逐步打破行业和区域壁垒,推动竞争性业务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推进精细化管理,丰富优质服务供给,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加快形成引领和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记者 李鲲鹏

【责任编辑: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