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焦点图

擦亮生态底色 守护绿水青山

时间:2024-06-20 09:13:10 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仲夏时节,行走在典农河畔,水面碧波潋滟,鱼翔浅底,岸柳荫浓,花团锦簇。白鹭、黑鹳等在水面嬉戏,蓝天碧水相映成趣,一幅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生态和美的“高颜值”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银川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赋能加码,努力实现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态美”的美好愿景。

  铁腕治污 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清晨,市民丁大爷一边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秦腔,一边沿着唐徕渠散步。他高兴地说,“水清了,山绿了,空气清新了,候鸟回来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这是人们爱护生态环境的成果,也是大自然的馈赠。”近几年,银川市民和来银游客对银川市美好生态环境的赞誉不绝于耳。蓝天白云已成常态、绿水青山近在咫尺,是银川市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交出的一份群众满意、各界瞩目的“绿色答卷”。

  为呵护生态“颜值”,提升经济“含绿量”,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银川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铁腕治污。“今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推进‘四尘’同治、‘五水’共治、‘六废’联治,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银川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投入70亿元建成‘东热西送’集中供热工程,建成区以内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建成宁夏首个大气超级监测站、8套固定式尾气遥测设备;持续巩固‘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效,共整治‘散乱污’企业182家。”

  同时,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投运第一、第二再生水厂,再生水综合利用率达到50.47%,完成5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16座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开展全市重点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调查评估,在全区率先完成重点河湖“水生态体检”全覆盖,成功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一市一策”科技驻点帮扶,促进水生态保护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危险物安全处置率持续稳定达到100%,地下水埋深累计回升8.17米。扎实开展化肥农业“减量增效”行动,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西夏区镇北堡镇、永宁县闽宁镇成功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探索出生态资源价值向社会经济价值转变的“两山”转化路径。

  “我们生态环境系统将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更加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兴绿守绿 筑牢美丽生态屏障

  群山青翠欲滴、空气清新怡人……夏日里的贺兰山云雾缭绕山腰缠,层峰累累可摘星,贺兰山挺拔伟岸,恰似一幅多彩的水墨画卷,横亘于天地之间。

  今年以来,银川市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积极谋划项目,守好“一河一山”生态屏障。先后印发《银川市2024年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国土绿化及重点工程实施方案》《银川市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及国土绿化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谋划银川市“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三北”工程巩固防沙治沙成果、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偿3个项目,总实施面积25.55万亩,投资概算9312.3万元,为全市未来实施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防沙治沙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充分利用农村道路、沟渠、田坎等,对老化退化、缺网断带农田防护林修复改造提升,重点构建“一路一沟(渠)”中间夹林带的大网络模式,谋划修复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约0.8万亩,投资概算1000万元。

  根据国家“三北”工程六期总体规划,开展宁夏南部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银川市项目、银川市贺兰山东麓水源涵养生态治理项目,实施营造林及草原修复面积6.941万亩(营造林4.041万亩,草原修复2.9万亩);开展荒漠化综合防治,实施银川市银西生态防护林管护中心荒漠化防治示范项目,利用国家重点保护二级植物—蒙古扁桃的优良特性,建设保护种质资源示范区,扩大种苗繁育,建设荒漠化防治示范项目保护利用示范基地1203亩。“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银川战役。到2026年,全市计划实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荒漠化综合防治及国土绿化3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1.5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46%以上。”银川市林草和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握指成拳 携手共护河湖安澜

  “前些年我来这里的时候还是一片河滩地,经过这几年的生态修复,如今成了风景如画的市民休憩地,变化实在太大了。”携家人游览黄河外滩湿地公园的外地游客李筱梅感慨地说,河面微波荡漾、岸边鸟语花香,黄河外滩湿地公园已经成为游客打卡地。

  为共绘银川“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和谐新图景,全面推动“河长制”工作落地见效。按照“生态立市”发展战略,银川市围绕黄河银川段积极开展水系连通工程,改造、扩整、恢复河湖水利功能,大力实施入黄排水沟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景观提升。“今年,我们将扎实推进黄河银川段水生态保护治理攻坚行动,抓好黄河大保护大治理,确保黄河银川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进出;持续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实施鸣翠湖、阅海等重点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调查评估,完善‘一河(湖)一策’;持续落实河湖长制度,实施‘河湖长+检察长+警长’工作方式,加快形成高位推动河湖管理的强大合力;加强工业企业及园区废水排放综合管控,开展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企业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2023年全年黄河干流银川段保持Ⅱ类进出,地表水国控、区控断面水质及城市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无劣V类水体;今年1~3月,黄河干流银川段保持Ⅱ类进出,地表水国控、区控断面水质及城市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均达到自治区考核要求。”

  如今,生活在银川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切身感受到,身边的湖、河水变清了、河道变美了,城市山水的容颜已经焕然一新。

  变废为宝

  实现经济生态双赢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好则发展好。近年来,银川市积极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新路径,通过变废为宝、点石成金、破茧成蝶、育新铸能,培育发展生态经济,持续释放城市发展红利,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

  “我们的5G+智能工厂技术,生产效率比传统工艺提升了20%,产品质检准确率提升至99.5%以上,平均单班有效生产时间提升1.5小时。产线布线成本降低100余万元,节省人力成本50万元/年。原材料配比可视化、数据化,做到精准投料,材料浪费减少30%,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贡献一份力量。”宁夏中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盛科技”)综合办公室主任李秀琴说,“我们紧邻宁夏电投银川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川热电’)而建,目前,每年可处置其产生的固废粉煤灰35万吨、脱硫石膏11万吨,用于生产ALC墙板等绿色环保墙材。”

  银川热电年产固废约120万吨。“预计到2026年二期项目建成后,将消化银川热电年产固废的80%。”李秀琴说,“此外,为建设零碳企业,我们也积极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目前已覆盖了厂区内的固废研究中心,并将逐步覆盖到整个厂区。届时,工厂用电将完全实现自给自足,多余电量会并入国家电网。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带动整个行业的低碳、创新发展。”

  去年,银川市锚定“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加快西夏热电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宁夏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中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三期改扩建、餐厨废弃物处理能力提升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创建“无废小区”“无废校园”“无废企业”等9类“无废细胞”100个,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2.9%,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利用率持续稳定保持100%。“今年,我们将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协同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等持续提高,创建‘无废细胞’50个。”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要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固危废治理工作和‘无废城市’建设大格局,打造‘无废城市’建设银川样板。”

  守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银川市正在用绿色铺展经济发展大盘,积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获取更大的生态财富。

  记者 鲍淑玲

【责任编辑:苏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