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爱尚银川>爱尚首页推荐

在月牙湖,黄河见证人们生活巨变

时间:2022-05-26 09:00:00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采访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二村村民高发祥时,他的一句话让人感触良多,他说自己从彭阳老家移民到月牙湖乡时,最舍不得的,不是深山里的家,也不是几十亩土地,而是家里的两口水窖。生活在极度缺水的山区,让他对水的感情格外深。而移居月牙湖乡,面对着浩汤黄河时,像他一样的移民,惊喜中满怀憧憬。如今,那些昔日勾勒的蓝图,已触手可及。

  我家住在黄河边

  问到现在的生活时,高发祥端坐在家里的沙发上,一个劲地说“好好好”。70岁的他显得很激动,说现在的生活是以前没想过的。而这三个“好”字真正的意义,当你走近他们,了解了他们过去的生活时,才会理解。

  高发祥是“十二五”期间,从彭阳搬迁而来的3979户1.68万生态移民中的一员,他的老家在彭阳县罗洼乡,如今说起老家生活,老人无奈的脸上夹杂着一丝苦笑。“苦得很,十年九旱,吃水困难得很。”老人说,他们的生活用水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雨水,二是山沟里的泉水,如果长时间不下雨,他们就得赶着毛驴翻山越岭,去往20里外的山沟驮水,一来一回,加上排队打水的时间,驮一次水,基本得花费一天时间。山路难走不说,一次驮回来的水,还不够喂养家里养的30只羊。赶上干旱年份,吃水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水,是困扰高发祥大半辈子的难题,他记得小的时候,家里吃水的方式,就是在院子里挖个坑,铺上塑料纸,然后挖个小水渠将雨水引进来,供生活之用。后来,他们挖了水窖,将雨水存到水窖里,这样能多用一段时间。彭阳县山区的许多老百姓,祖祖辈辈就靠着这样的方式生活。

  2012年,高发祥站在月牙湖乡的黄河边上时,心潮澎湃。他回头看看身后政府给移民建造的房子,再看看眼前的黄河,满怀感慨:黄河可真大啊,这水可真多啊!

  爱着眼前这条河

  一晃十年过去了,高发祥和来自彭阳的移民,在月牙湖扎了根,生活越来越好。他家的院子很干净,种着一些菜,还养了花,客厅宽敞明亮,厨房干净整洁。如今不再为水发愁的他,依然保持着在老家节约用水的习惯,“洗脸时不能拧开水龙头长流,放到脸盆里,够洗就行了,洗完的水不倒掉,留着冲厕。”

  吃过缺水的苦,他们自然感恩于黄河。从搬迁至今,高发祥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要去黄河边转转,一方面是看看黄河心情好,一方面也是出于自觉地“巡河”。“看到扔垃圾的,乱折树木的,或者扔河堤上石头的人,我就说两句,劝劝他们。”他说,黄河让他们有了新的家园,应该感恩黄河、保护黄河。

  采访高发祥的时候,他刚到家不久,早上是去附近干活去了。老伴和儿子儿媳都劝他别再出去打工了,儿子和儿媳都在银川上班,挣的钱足够家用,他一把年纪了,在家休息就行了,但高发祥闲不住,“我就跟着人家种树种花啥的,或者去哪个小区物业上干活,也不累,活动活动对身体也好,还能挣点钱补贴家用,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笑着说,“以前在老家,农闲时想找份活干都难。”

  黄河边上吼一段秦腔

  滨河家园二村越来越美了,月牙湖乡也越来越美了,但创建家园,寻找出路的这段历程,很不易。

  “我们感恩党和政府,但要真正立足,要发展,自己也必须动起来。”滨河家园二村党支部书记董应虎翻出2012年他们刚搬迁到月牙湖乡的照片。照片上是一排排整齐的砖房,巷道是硬化路面,但周围没有行道树,没有草坪。立足了,但以后如何发展?有了家园,如何让它变得更美?这是大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董应虎说,搬来之后,村上开始寻找突破口,并争取政策扶持、项目资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董应虎说,这些年来,村里先后发展集体养殖项目,建起了羊舍。这两年又开始建立合作社,发展蜜瓜种植产业,最近,他们又计划种植经济林带,既防风固沙、保护生态,又能增加村集体收入,一举多得。

  如今,月牙湖乡也通过各项措施,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月牙湖乡副乡长思娟娟说,月牙湖乡正逐步探索以项目促产业升级,带动移民增收致富之路,目前已陆续引进了八家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花卉、红树莓、无花果、蜜瓜、肉牛、奶牛、肉兔养殖等产业,现在,月牙湖乡生态移民可支配收入达10474元。

  高发祥和村里的一帮秦腔爱好者组建了一个自乐班,一有空,他们就来到黄河边上,一边拉着二胡,一边吼着秦腔。在深山里吼秦腔的感觉和心情,和如今在黄河边上的畅快淋漓,是不能比的。他说,深山里更多的是排解烦闷,而在黄河边上吼一段秦腔,那是享受,那就是在歌唱。

  记者 刘旭卓

【责任编辑:卢丽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