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小鸡的背要稍微弯曲一下,脖子这再稍微处理下……”8月26日,杨氏彩塑第六代传承人杨贤龙在家中,给儿子杨文渊和杨文硕作指导。正是通过这样手把手的传承,杨氏彩塑传承至今已180余年。
传承180余年
杨贤龙正在给孩子指导的作品,是十二生肖里鸡的造型,他说,大儿子杨文渊今年上初一了,在他的指导下,孩子做过一整套的十二生肖作品。
“杨氏彩塑的许多作品反映着宁夏六盘山文化历史和劳动人民的生活风貌。”杨贤龙介绍说,杨氏家族彩塑技艺传承有年,仅从保存的遗物及文字记载上,就可上溯至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距今180多年历史,承袭六代。杨氏彩塑先祖所使用过的部分工具及文献资料百余件(部),其中最珍贵的有光绪十三年第一代传人杨魁山三周坛祭时亲谊所旌颂的文章,文中对先祖精湛的艺术作了特别的叙述和评价。主要代表作品有木雕《木香炉》,彩塑《嫦娥奔月》《李白下江南》《武松打虎》《马社火》《童子戏生肖》《六盘之栖》《宁夏古今历史名人》《莲年有余》等,此外还有剪纸《一百零八塔》等等。
杨贤龙指着书房里整整一面墙的彩塑作品说,家族的彩塑传承人和工作者,一直在潜心钻研家族传统技艺,整理挖掘杨氏彩塑的精髓所在。这些年来,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逐步开展,文物修复迫在眉睫,杨氏家族也参与其中,先后承接了西北各地文物修复的许多工程,包括宁夏固原博物馆、须弥山石窟、平凉崆洞山、中宁双龙石窟、兰州市博物馆、西吉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武威博物馆、新疆天池风景管理处铁瓦寺等,共计修复和复仿国家级文物300余件。
热爱这把泥土
如此浓厚的艺术氛围,让杨文渊和杨文硕两兄弟自然而然爱上了杨氏彩塑。“这个手艺,在小孩眼里,其实就是玩泥巴。”杨文渊笑着说,他从小就看爸爸和叔叔在“玩”,因此自己也就拿起来玩,之后越来越喜欢。
他还记得自己四五岁时,太爷爷经常会抱着他,教他剪纸、泥塑。“他就把我抱在他膝盖上教,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杨文渊说,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慢慢了解到泥塑是什么,跟随父亲去泥塑工地的机会也多了,对泥塑的热爱,也自然多了起来。
“泥塑其实挺难的,泥巴要经过很多道工序的处理,发酵、醒泥之后才能用的,捏的时候要顺着泥的‘性子’来捏,这种感觉要长期体会后才会有。”他笑着说,泥塑要特别细心,因为泥巴的水分蒸发快,所以一旦造型做错了,就很难掰回来。
在父亲的指导下,杨文渊做了十二生肖,一个个憨态可掬。小老虎龇牙咧嘴,威风凛凛;小老鼠趴在地上,眼睛滴溜溜透着机灵;小马昂首挺胸,迈着矫健的步伐……如今看这些作品,个个都活灵活现,但是刚开始做的时候,杨文渊也是觉得困难重重,一不小心,小动物的脖子捏细了,细了就容易断,而且有时候把握不好比例,做出来之后,看着很不协调。他笑着说,从不会到会,泥塑教会他很多东西。
彩塑背后的文化
今年7月,杨文渊被评为银川市“新时代好少年”,其实,小小年纪的他,早已获得很多荣誉,有银川市首届校园主持人电视大赛小学低段组三等奖、宁夏黄河流域非遗讲解大赛三等奖、兴庆区“塞上儿女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演讲比赛优秀奖、“尚美好少年”“学习小明星”“阅读之星”等等,杨贤龙说,这些荣誉的取得,和他做泥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一直比较重视对他的德育。现在孩子年龄还小,我不要求两个孩子在传统手艺上取得多少成绩,但必须要懂得感恩,感恩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感恩家族传承。”杨贤龙祖籍隆德县,闲暇时间,他会带着孩子回到老家,给他们讲讲老家的故事,讲讲当初杨氏彩塑的故事,让他们懂得背后的文化。
杨文渊也很理解并支持父亲,他在小学组建起了泥塑兴趣小组,也在平时的各种演讲比赛中,将家族的泥塑故事讲给别人听。“平时课余时间,我会和同学们一起捏泥塑,也会给他们讲讲其中的故事,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应该让更多人了解,一代代传承下去”。
记者 刘旭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