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爱尚银川>爱尚吃

银川美食:传统豆腐的好滋味

时间:2023-03-07 14:00:00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21岁的年纪,有梦大胆做,有路放开走,闫磊就处在这样的好年华里,除了喜欢钢琴、摄影、羽毛球,作为中卫市闫氏磨豆腐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闫磊亲手做的豆腐泡不但拥有很多老主顾,其创办的中卫闫氏素豆腐坊也认认真真做着传承。

  一

  石磨、纱兜罐、杵子、牛头锅、大锅、木匣子、灶火……这些,都是闫磊从2018年至今每天制作豆腐和豆腐泡的工具。当然,最重要的是精选中卫当地优质的黄豆,如此经过时光和手艺的结合,磨出的豆腐、煎出的豆腐泡,都带着浓郁的豆香气,想不馋都难。

  “豆腐是中卫人生活中离不开的素食,用土法磨出来的豆腐最地道。”闫磊年纪不大,但对于豆腐这一饮食文化却有自己的见解。“美食手艺的传承,不仅仅是味道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它反映的是一个地方与饮食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包括食物原料、用具、厨艺加工和饮食习惯、节庆习俗,等等。”闫磊说,一味豆腐,千般滋味,最让人意犹未尽的,是从历史中流淌而来的文化底蕴。

  闫磊说,在中卫,豆腐最早出现在明清时期从山西、陕西各地大量人口迁徙而来之后。他还听家里长辈说,过去中卫人家重要的日子都会吃豆腐,尤其是过红白事、盖房子,以及小孩过满月、过百天,老人过寿等大事,摆酒席时,不论荤席还是素席,都离不开豆腐。中卫当地还有民谚“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再加上“豆腐”与“头富”发音接近,所以中卫人春节要磨豆腐,也是对新年寄予的一种美好心愿。

  二

  中卫豆腐营养丰富、品质优良,区别于南方用碱水、石膏点制的做法,中卫的豆腐是用自创浆水点制而成。闫磊说,旧时中卫会磨豆腐的人家很多,乡村、县城都有很多豆腐坊,在卖豆腐的同时,用做豆腐的下脚料养牲口。

  说起磨豆腐,闫磊说,“这可是个磨性子的活。”先将黄豆筛拣淘洗干净,然后用清水浸泡好后,由两人操作,一人推磨(现已改用榨浆机),一人添豆子添水。豆浆磨好以后,一人杵浆,一人搭火,浆杵好后倒入柴火灶上的大锅烧开,然后用自制的浆水点制。豆腐点好以后,用大勺舀入木匣子,最后加盖压实控干。“点豆腐关键是火候,火候大了会糊锅,产量也会下降,而且做出来豆腐口感不好,这也就是为啥要用柴火灶,因为好掌握火候。”

  除了火候的掌握,闫磊说,点制的时候心也不能急,下料的多少以及快慢,都会影响豆腐的口感和品质,只要操作得当,用此法可以自制老豆腐或者嫩豆腐。

  闫磊说,用中卫传统浆水制作的老豆腐,炒菜、烩菜筋道味香,还可红烧、油炸,柔软绵爽,风味别致。豆腐经油炸后形体膨胀,就成了豆腐泡,柔软筋道,爽口入味,口味独特。但因为纯手工制作不能形成量产,所以现在闫磊做的豆腐泡主要供应给老主顾和有提前预约的餐厅,一个月能产出500公斤左右,供不应求。

  三

  闫磊说,尽管自己高中毕业后就接手了家传的做豆腐生意,但是当初能做出这个选择也并不容易。

  “我在重庆工作过几年,想和身边的朋友一样,可以去四处闯荡,可以经历更多新鲜好玩的事。”闫磊说,但是那几年,自己脑海里总会出现一个印象深刻的儿时画面——豆腐坊里昏暗的灯光下,爷爷和父亲被锅里涌上的热气淹没了,朦胧的身影,两人说着笑着做豆腐,还有满屋子的豆香味……这些成了闫磊抹不去的记忆。“也许是一份责任吧,总觉得如果这门手艺在我这里断了,说不过去。”

  但真正开始学习磨豆腐、做豆腐泡时,闫磊体会到了其中的辛苦。一遍遍筛选豆子,打磨泡好的黄豆,守在锅边熬煮……不管是时间上的投入还是体力上的付出,都不是自己看着那么简单。不过,所有的辛苦,最后在人们围着摊位争相购买自己亲手做出来的豆腐时都烟消云散。闫磊感慨道,自己儿时还不能体会其中滋味,后来父亲和爷爷教会自己的东西却在时光的长河中历久弥香。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物是人非,但制作豆腐的方法是值得自己用一辈子去守护和传承的,这背后文化的韵味,家族的责任,也让自己踏实心安。

  记者 王敏

【责任编辑:卢丽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