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评论

地评线|落实“双减”政策,理性回归本真

时间:2021-09-08 19:02:32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9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通知列举出多种隐形变异形态。包括“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化整为零,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 面对“双减”政策下的教育变革,无论是从业者,还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在努力适应全新的环境,任何希望回到过去的做法,都是在低估国家改变教育桎梏的决心。

  “双减”政策不是开始,也肯定不是结束。我们看到的是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强势压力,也看到了义务教育阶段让学习回归校园的逻辑。但政策的连贯性和接续性,一定会从指挥棒开始,从学校内外深入,不断优化整个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

  比如“双减”政策要求学校教师不得在外兼职,但也同时出台政策,提升教师待遇,确保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打破一种既有的格局,一定会伴随新格局的产生,各方利益的错综复杂,一定会在改变的过程中不断回归自身应有的位置。换句话说,你急什么呢?

  对于部分家长而言,没有地方补课了,就联合起来找老师,没有培训班了,就想办法联系家庭教师。可以理解,这是一种剧烈变化之后的应激反应,但我们也要对国家改革教育的决心充满信心。改革的逻辑一定是倾向于绝大多数人的,既然只有少部分人能够成为学霸,能够成为顶尖精英,那么大多数普通人的利益就更重要了。显然,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越符合国家利益,越符合社会进步,越符合未来的人才选拔标准,有利于共同富裕的目标,那就一定是合理的。

  让更多的学习回归校园,让更多的孩子有玩的时间,让青少年的成长脱离题海,从长远来看,一定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在分数高低上不断内卷,浪费成本的不仅是家庭,更有全社会。每年1900万技术工人的缺口和900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之间,就是一种亟待调和的矛盾,需要我们理性看待。

  皇甫世俊


【责任编辑:hezixuan】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