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于近日发布。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保障这些救命钱真正用在刀刃上,这“首部医保基金监管法规”直逼痛处,让执法有了实实在在的落地保障。
对于社会关注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定点医药单位带头骗保问题,《条例》明确了基金使用的主体责任,对其套取、骗取行为,以及违规的定量处罚也有相应细则。就在《条例》公布之后,安徽太和部分定点医疗机构诱导住院、虚假住院问题的处理也有了回声。
3天前,安徽省纪委消息称,太和县委原书记、该县医保局副局长等责任人被处罚处分,追回4家医院违规费用380多万。由这冰山一角可见,我国巨大的医疗保障网里,套取骗保行为危害巨大。2020年一年,国家医保局追回的违规资金就高达223.1亿元。
医药机构的逐利性需要破减,监管刻不容缓。但客观地说,监管难度不小。虽说《条例》出台补足了监管的法律基础,可医疗保险体系涉及到多方主体,环节多、链条长,风险点也多,内容又涉及医学、审计、法律等多个方面,对于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监察机关是个挑战。因此,必须建立和强化长效监管机制。各地各级医保部门也得积极联动配合,例如建立全国联网的医保信息平台,消除信息断层,利用大数据进行智能监管。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张北京为了帮没钱没医保的北漂表舅看病,让他冒用自己的医保卡,闹出不少笑话,自然也终被识破。对于参保人将医保凭证交由他人冒用等行为,《条例》明确给出了“暂停费用联网结算”等处罚。但结合前不久相继推出的门诊共济保障、异地结算来看,为了缓解看病难,“医保账户家庭共享”未来很可能大范围普及。那么,个人诊疗安全如何保证、骗保行为又当如何界定?
今年也是新一轮医保制度深化改革的起始年,合理推进医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仅需要长效监管、智能监管,还需要更多的政策措施互为补充、支撑。
评论员 刘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