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寒潮里,无数人坚守在岗位,给琳琅的市井生活增注着暖意。甚至,在扑救急火的队伍里,还出现了两个孩子的身影……银川媒体这两天接连呈现的新闻,涂绘着未经褪色的烟火气,以及那凡俗之力、凡俗之美。
有人说:让每一种生活都能被看见,是互联网+时代带给凡俗人生的礼遇。可实际上,生活的每一天都在直播。那些坚守岗位的银川人、敢于救火的小学生、手织围巾送交警的姑娘们,毫不吝惜地努力着,无论他人看见与否。
不由想起一台晚会——《“你好2021”温暖之夜》,本月初曾在多个卫视与网络视频平台播出。登台演出的都是平凡劳动者,他们诵读着披甲白衣们的家书,歌唱着乡土情缘和“真挚远比技巧重要”的凡俗生活。人民日报客户端与快手联合办会,借这群普通人展现的,也是凡俗之力与美;还有,普通人也可以享有的尊荣和期盼。
很多人都心怀期盼。面向十四五,银川提出建设人民生活幸福示范市。立出发展目标,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果,需要有“看见”的心与力,看见民之所需、民之能为。看见所需是为了找到务实之策,用务实把更多善意与温暖带到提升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抓好民生事业的每个场景、流程和细节里,让城市不仅风景秀丽,更可以逐梦圆梦。如同那场没有明星的晚会,生活的粗粝与斑驳、智慧与韧性,以及时代的激昂,都被看见、被感怀、被憧憬着。这就是“向下生长”的文艺力量,也应该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力量。
当人们视这座城市为此心安放的天堂,所有点滴之力便会更紧密地凝结在一起,创造出无数机会令人生更加出彩。这,才是对期盼最好的呼应。
刘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