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时政

湿地保护 让湖城银川绿意盎然

时间:2021-12-02 09:07:40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ycwbp22_b.jpg

市民在宝湖公园湖畔漫步。(2021年4月21日)记者李靖摄

ycwbp25_b.jpg

成群的野生水禽在银川黄河湿地栖息觅食。记者苏勇摄

  城在湖中,湖在城中,湖面处处波光潋滟;群鸟竞翔,蹁跹共舞,人们一边呼吸着湖畔新鲜的空气,一边与鸟儿们亲密接触,俨然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而这幅画卷的绘制,离不开多年来的湿地保护工作——在过去的五年里,银川市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多措并举让湖城银川绿意盎然,为生活在这里的市民们营造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良好环境。

  A 完善法规 建立长效机制

  城市绿肺的营造和保护,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记者从银川市湿地保护中心了解到,为了切实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近年来,银川市委、市政府对湿地保护进行了全面规划,明确了城内湖泊湿地以治理、保护为主,一方面加快落实《黄河银川段两岸河滩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一方面加强立法,先后出台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湿地管理保驾护航。

  在过去的五年里,银川市围绕水生态、水安全及物种多样性,加快落实《黄河银川段两岸河滩地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使得黄河河滩地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恢复,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得以重建,黄河流域自然生态逐步恢复,许多阔别已久的鸟儿重新回归,还增添了不少过去不曾见过的新面孔。

  与此同时,《银川市湖泊湿地保护办法》《银川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银川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关于加强黄河银川段两岸生态保护的决定》《关于加强鸣翠湖等31处湖泊湿地保护的决定》等法规的颁布,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充足的法律依据,让湿地保护有了坚实的盾牌。

  此外,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湖泊湿地生态补水的水权水指标长效机制,也是加强湿地水资源管理,提升湿地资源质量的重要举措。

  B 水系扩整连通 生态功能逐步恢复

  有了编制规划和法律保护的长效机制,银川市的湿地管理和保护步入快车道。记者从银川市湿地保护中心了解到,近年来,东南部水系扩整、西北环水系连通、污水处理厂改造、黄河两岸生态绿化、黄河岸线综合整治、典农河岸线提升、七子连湖湿地公园建设等工程的实施,以及扩湖拓面、退田还湿、连通水系等举措的推行,使得银川湿地面积不断扩大,生态功能得以有效恢复。

  与此同时,通过芦草洼滞洪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典农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滨河黄河大桥湿地公园建设及重点排水沟水质截污净化等工程的实施,也使得湿地建设成效显著、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从鸟儿数量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近些年,一些多年不见的珍稀鸟类在大自然里频频出现,野生鸟类的种类和种群也相应增加。目前银川湿地的野生鸟类共有241种,其中记录到的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黑鹳、中华秋沙鸭、遗鸥、金雕、白尾海雕、小鸨、大鸨7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白琵鹭、大天鹅、灰鹤等20种;自治区级保护动物24种。

  C 多项目并进 湿地城市屡获殊荣

  在过去的五年里,银川市在湿地建设方面投入资金共计1.06亿元。其中中央、自治区湿地补助资金5250万元、中央预算资金1226万元、环保专项资金1362万元、自治区统筹内预算资金500万元、市本级预算资金2342万元,用于建设完成各个湿地保护项目。

  利用这些资金,银川市先后建设完成了银川鸣翠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黄河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景观提升项目、七子连湖连通段荷花种植工程、宁夏湿地博物馆展陈装饰工程、阅海、鸣翠湖等5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保护项目,宁夏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站建设项目、银川滨河水系截污净化——石墨烯光催化网铺设及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项目等,使银川湿地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国家级湿地公园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

  据介绍,通过实施滨河水系截污净化湿地建设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了黄河银川段入黄水质达到了Ⅳ类水质目标,全市湿地保护与利用工作正步入更高层次和水平。而宁夏黄河生态定位站的建成,也将面向国家林业局生态定位研究站监测任务开展相关工作,形成产学研一体的项目运行和组织管理模式。宁夏湿地博物馆将成为西北最有代表性的湿地宣传展示馆,为市民提供了认识了解湿地的科普窗口,同时也将成为各学校的实践教育基地。

  在多年努力之下,银川“生态立市”战略成效显著,先后荣获了国际湿地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第一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等多个荣誉称号。尤其是国际湿地城市的获得,成为银川“生态立市”的有效印证。

  ■记者手记

  保护绿肺已成市民共识

  在采访中,记者切身感受到五年来银川市湿地保护的巨大变化。从黄河外滩被评选为国家重要湿地,再到银川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的称号,越来越和谐美好的湿地环境,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长效的管理机制,水系的净化疏通,也离不开市民日益提高的保护意识。

  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副总经理郑科告诉记者,市民游客环保意识的提高,对湿地的恢复和保护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昔日看到野生动物就大呼小叫、拿石头投掷的行为,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增强成为了过去式,换来的是人类和野生鸟类各居其所、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来到黄沙古渡,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像白尾海雕、黑鹳等。

  种种变化都说明,湿地保护并不只是遥不可及的战略规划,同时也是我们日常的点点滴滴,我们每个人的微小动作,累积起来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湿地的环境,而从我做起、保护湿地,也已成为全体银川市民的共识。

  记者 吴璇

【责任编辑:李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