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时政

银川: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打造生态价值新高地 实现“水域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十大行动之实施绿色转型发展行动解读

时间:2021-01-19 18:42:43 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 

  摊开中国的地图便可以看到,黄河像一条长带,曲折萦回,由西向东贯穿中国北部。

  近年来,在黄河流经领域,银川显现出河湖密布的绿洲生态特征。生态环境是城市之本,银川作为西北三面环沙中的一片绿洲,在城市建设中坚定不移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改善环境,保护湿地,以此来增强城市生态抵抗能力和城市生态免疫力,从而构建水资源环境良好的存续发展模式,不断提高现有水资源环境功能,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

src=http___img.mp.itc.cn_upload_20170811_0bed4a323a6049c7bb22056db736fdc4_th.jpg&refer=http___img.mp.itc.jpg

  以水为重,以民为本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银川虽然处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但由于黄河的流经,使之成为重要绿洲。这也得益于银川市坚持“五水”共治,将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协同推进水环境治理。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

  在“五水”治理过程中,银川市委、政府通过取缔搬迁、工程建设、关闭调整、适时开展生态恢复等多种措施,解决了一大批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来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

  “以水为重,以民为本。”谈及银川市的惠民西线供水大工程,家住银川市北郊的居民王建华说,感觉也就一年多的功夫,彻底解决了用水高峰期停水的烦恼,还用上了优质的黄河水,生活的幸福指数又增加了。

ycrbd5cb3b26-7c7b-426a-aeb7-e1bfeef1d3c7.jpg

  西线供水工程的建设、输送,惠及三区两县180万人口供水,解决的不仅仅是老百姓用水的窘境,更是让银川市民喝的水、用的水以及景观水域的水质全面提升。

  银川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地下水为单一水源的省会首府城市,西线供水工程完成了从抽取地下水到引取黄河水的转型,如今银川实现了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的双重水源,使居民的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去黑臭变清流,载满百姓新愿景

  要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就要彻底截污治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现如今,银川市一改过去黑臭水体旧貌,使其变成宜居宜游的生态景观。

  位于西夏区的陈家圈,曾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条臭水沟。然而,现如今的陈家圈今非昔比。“环境一下子变好了,以前的臭水沟成了景观带。”陈家圈附近的一名何姓市民深有感触地说,治理效果是实实在在,看得到的。西夏区陈家圈沟这处黑臭水体的治理变化只是银川市开展“黑臭水体”的一个缩影。

ycrbb88151d4-3948-4956-94f2-8fa936ebf5ba.jpg

  近三年来,银川市采取截污纳管、清淤疏浚、垃圾清理、沟体砌护、水生植物种植等多种治理手段来“控源截污”,2017年底,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基本完工,水体基本实现不黑不臭,西大沟、陈家圈沟2条黑臭水体在已完成整治工程的基础上,纳入银川市西北区域防洪排涝及湖库水系综合整治工程。

  2018年,银川市重点开展沟体水质提升达标考核,对已完成整治任务的黑臭水体进行为期半年的沟体断面水质监测,全面消除9条黑臭水体,消除比例100%,公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生态环境部和住建部通报银川市为100%全部完成整治任务的9个城市之一。2019年银川市入选国家第三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充分发挥“河长”在沟体长效管控中的重要作用,统筹完善“厂—网—河”一体化运营管理机制,实行“一沟一策、责任到人”的常态化管理模式和全流域、全过程的治理整治模式,不断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确保9条黑臭水体长治久清,而沿线新建的小微公园也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散步。排水沟的治理改造,为市民营造了一个亲水、爱水、近水的良好环境,同时,宜人的生态环境更增加了城市魅力。        

  以水定城,以水定地

  民生赢得“民声”,“民声”推动民生

  在突破就水治水的片面性,立足山水林间田湖草这一生命共同体,银川市统筹兼顾各种要素、协调各方关系,取之有度、取之有理、取之有序,着力构建绿色“大水网”体系,让水“活起来动起来”,实现治水与治绿、治林、治田有机结合、整体推进。

  家住华雁湖畔的王欣特别有感地说:“毕竟,生态愈发得好,我们的居住环境也就愈发得好,天暖和的时候只要有闲暇时光就会带着孩子约着朋友,在华雁湖畔旁边散步、赏景。

ycrbe2bb9e0d-3799-4187-8715-dc0c4447eb7a.jpg

  在实施西扩东连,中部提升,水系建设思路中,银川市致力提升华雁湖儿童公园段景观提升、芦草洼滞洪区水体净化,提升岸线近20万平方米,为市民提供亲水近水的休闲娱乐平台,全力打造水清岸绿的舒适生活环境。

  政策惠民,百姓才能安居乐业,遵循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银川市采取扩湖增容、退田(塘)还湖、河湖连通、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修复、湿地管理等项目建设,最大限度重现“七十二连湖”景观,全市现有典农河、排水沟道66条1000公里,100亩以上的湖泊128个,已建成鸣翠湖、阅海、黄沙古渡、宝湖4处国家级湿地公园、鹤泉湖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及6处自治区级湿地公园、3处湿地保护小区、8处市级湿地公园;三区湿地率达到10.65%,三区湿地保护率达到78.5%。自2002年以来,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的空气湿度从30%提高到如今的50%。

  这正是城市与生态相融共济的美好景象,银川也已成为中国西部以及东亚—澳大利亚鸟类重要的迁徙路线和栖息繁殖地,栖息着239种野生鸟类,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生态立城”战略成效凸显,先后获得国际湿地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十大新天府”等多个荣誉称号。

ycrb17064636-428c-45e5-96ef-a2055b0e5f67.jpg

  “近年来,银川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聚焦黄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坚持保清水和治污水并重的治理思路,持续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水系开挖建设、湖泊扩整连通、湿地修复保护。”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杰说,现如今,银川市大力培育发展生态经济,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战略,严守资源消耗、环境质量、生态保护‘三条红线’,着力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将更多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业、生态产品,从而走出一条经济与生态共发展、人与环境相和谐之路,使市民享受到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记者 寇莉苹 苏勇/图

【责任编辑:苏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