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时政

汇聚众智 共绘蓝图

时间:2020-09-24 09:08:46 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李国祥

  朱启臻

  王亚华

  韩爱娟

  文丹枫

  在宁夏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银川特色农产品推介会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就农业农村领域的热点研究做了主旨演讲。对脱贫攻坚的使命分析,对美丽乡村的内涵研究,对农产品品牌培育的营销思考,在一幕幕高峰演讲中,专家们阐释了人们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殷切期待。

  李国祥:脱贫攻坚战要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底线思维在银川落实得非常好!”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银川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的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按照底线思维,农民利益不受侵害是发展的第一要务,这是银川创新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最好答卷。李国祥认为银川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子没有走偏。

  以银川在农业农村经济中取得的成绩为切入口,李国祥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两个主题,对当前“三农”形式和政策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在脱贫攻坚进入收官倒计时的关键时期,国家对2019年底尚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开展挂牌督战。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最重要的是构建脱贫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健全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李国祥认为,全面提高农业生产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打赢脱贫攻坚战要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所以要保障耕地保护和粮食种植面积,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用科技赋能农业提高生产力。

  乡村振兴服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李国祥说:“推动乡村振兴要注意历史传承和创新,要考虑资源优势、当地适宜性和社会功能定位,在引入外来资源时要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产业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最重要的突破口。优质、高效、具有竞争力的农业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农业是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是经得起挑战的现代化农业。

  朱启臻:把乡村建设成幸福美丽家园

  “乡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只有充分尊重乡村价值,按照乡村固有的发展规律建设乡村,才能充分发挥乡村生产、生态和文化功能,把乡村建设成幸福美丽家园。”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为现场嘉宾带来了《基于乡村价值的美丽乡村建设》的主旨演讲。

  朱启臻分别从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乡村的生产价值与产业发展、乡村生态价值与乡村环境整治、乡村文化价值与乡风文明建设等内容,阐述了他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乡村是因农业生产产生的,所以乡村建设应该适合农业生产。”朱启臻认为,农业标准化要讲,农业个性化也要讲,只有标准化、个性化都兼具才能让农业生产既舒适又绿色。特色、乡村、文化、旅游等多个乡村要素融合,才能让美丽乡村既有颜值又具有内涵。只有既有颜值又具内涵的乡村建设,才能实现乡村价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才是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

  朱启臻对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作了深入阐述。他说:“以农民为主体,才能真正体现美丽乡村的建设价值。农户的获得感、幸福感最终见证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农民干好农民应该干的事,企业干好企业应该干的事,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农业生产力。

  王亚华: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黄河是中国治水的牛鼻子!”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王亚华从历史溯源、特色体制等方面阐释了黄河水治理的大国使命。

  从治水看治国,王亚华从中国之治解析了治水背后的国家制度密码。“作为世界上治理最复杂的一条河流,黄河治理战略的变迁体现了中国治国方略的变迁。”王亚华说,中国经历计划经济时代在黄河治理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新世纪,黄河的治理进入了综合治理时期。黄河的治理任务变得更加多元,黄河的生态环境保护也被提上了新的日程。治理黄河的成效体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2019年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治水近几年经历了新的转型,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足迹。”王亚华对近年来黄河高质量发展战略作了权威解读,他认为在中国国情发生巨大变化之时,对黄河的治理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和国家战略。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应对黄河流域的现实发展问题提供了出路。从“忧患河”到“幸福河”的历史性转变,需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王亚林认为:“要把维持河流生命健康作为优先,把保障河道长治久安作为底线,把推进资源高效利用作为抓手,把促进流域宜居共享作为重点。”

  韩爱娟:打造特色品牌培育优势农产品

  “竞争优势体现在客观存在的区域优势、交通优势以及主观打造的特色品牌优势等方面。”对品牌优势,河南保税集团品牌副总裁韩爱娟具有更加贴近实战的研究。她以《农产品品牌培育和新营销模式》为题,向嘉宾们阐述了农产品品牌的现代化培育和营销思路。

  “多元化的经营主体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活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手段,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体系。”韩爱娟说,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全托管服务组织,已经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多元化经营主体。

  进入新时代,现代化农业整合了多种优势资源,为老百姓提供多种便民服务,具备便捷的乡村物流服务,公共品牌宣传实力强大,具备一定的基层电商人才,这些要素的汇聚,才能打造出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从农产品到商品,商品服务如何、物流包装成本有多少、产品资质是否得到证明、生产源头是否安全可靠,这是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基本诉求,这些要素满足了就能打造出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农产品品牌。

  韩爱娟说,满足这些基本诉求,就必须让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的竞争就是标准的竞争,农产品标准化就是品牌化的基础。如何给农产品取个好名字、注册一个好的品牌,如何为农产品进行设计包装,韩爱娟分别从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品牌口号、品牌陈述、品牌故事作了生动阐释。

  文丹枫: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发展

  “数字经济、数字中国,连续4年被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数字经济这一概念从提出到壮大,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文丹枫,就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发展作了深入研究。

  继2018年后,中央陆续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文件精神,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提供了制度政策保障。文丹枫认为:“数字技术让农业农村生产实现了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最大的难题在于中国农村经济的主体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小农经济,现下的农业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原材料生产的阶段。”

  文丹枫说:“如何加快实施农业农村服务数字化转型,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关键问题。”文丹枫提出了以电子商务园区为中心的农村电子商务资源体系,通过数字技术、互联网平台赋能各类农业农村资源,才能提升农村数字信息服务业务、延伸服务领域、完成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数字赋能才能实现“双精”结合的智慧农业,生产端是精准农业,消费端是精品农业,这恰恰是我们最需要的现代化农业。

  记者 陈玲/文 苏勇/图

【责任编辑: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