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

用奋斗诠释热爱 以实干汇聚力量——杨鸿胜十年下足“深”功夫

时间:2021-09-29 10:29:07 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①杨鸿胜在交通高峰期路面执勤。

  ②银川交警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中,杨鸿胜与中学生进行互动。

  ③贺兰县银东乡田间地头开展鸿胜大讲堂活动。

  ④“小手拉大手”鸿胜大讲堂走进阅海万家A区社区。

  ⑤杨鸿胜在我市主干道路路口,进行“一盔一带”安全出行现场直播活动。

  ⑥《鸿胜说交通》走进乡村小学,开展交通知识趣味问答。

  3700期电视节目《鸿胜说交通》,十年黄金岁月的奉献,抖音最高播放量接近5亿次,老百姓心目中的网红交警,文明银川交通的倡导者。他就是银川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宣传科民警杨鸿胜,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自治区第六届道德模范。他凭借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诠释了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交通警察的新风貌,以实干汇聚成榜样的力量,润物细无声地下足“深”功夫。

  群众至上,实干为要 用群众视角解惑群众问题

  正是这种风雨兼程,杨鸿胜始终把老百姓放在心中,在情感上贴近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立足本职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践行服务群众的理念。杨鸿胜常说:“老百姓获取信息点在哪里,我的阵地就在哪里。”他每到一处事故现场、每接触一位当事人,都用最朴实、幽默风趣、规范严谨的执法态度,让当事人心悦诚服,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的处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他坚持将老百姓喜欢听的事、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进行“以案释法”“以案说法”,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警察。随着粉丝的不断增加,他肩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除了将专业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以外,他还不断学习、利用新媒体阵地给百姓释疑解惑,利用互联网优势与老百姓展开更广泛互动,他开通了“鸿胜来了”抖音号和“鸿胜大讲堂”微信群,受到大家的喜爱与支持。杨鸿胜用自己的方式,营造出警爱民、民拥警的良好氛围,为警民关系、创新基层治理提供了生动实践。

  谈及《鸿胜说交通》节目,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从业多年的交通警察行口资深记者张卫东告诉记者,现在的《鸿胜说交通》已经走过十年的历程,从起初关注机动车常见的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到现如今关注城市文明出行。十年来,杨鸿胜对银川这座城市一直在做着自己的贡献。

  曾参与《鸿胜说交通》节目创办的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冯祥从电视人专业角度说,杨鸿胜的电视节目代表的是本土普法节目全新形式的突破,能做到节目内容每天推陈出新,十分不易。“《鸿胜说交通》现场感强,大量同期声贯穿节目,这也就是说,每一期节目都要拍大量的素材内容,要说很多点题的内容,最终才能够留下最精彩的部分,否则是撑不起一档节目的。”冯祥说。

  2011年曾推荐杨鸿胜参加试镜的同事杨洁,当时任银川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宣传科科长。杨洁由衷地说道,当时谁都没料到,杨鸿胜试镜的预期超乎想象得好,“一路走来,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杨鸿胜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令人骄傲,真的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以勤为本,以韧为基 抒写平凡岗位上的责任与坚守

  每天下午5时58分,在银川公共频道直播银川栏目播出的《鸿胜说交通》节目,是一档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刊播的交通普法类节目。该节目时常营造出亲民、朴实的聊天场面,让观众几乎感觉不到法制节目的严肃,反而多了一些综艺节目的喜感,但是熟悉鸿胜节目的观众很清楚,《鸿胜说交通》呈现的还有更多深刻的内容。

  曾与杨鸿胜共事5年的老同事,银川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综合科副科长刘琳深有感触地说,《鸿胜说交通》起初只是一个普通的普法类节目,然而,在杨鸿胜不断求新、求变的探索过程中,感染了越来越多的受众。“这档普通的普法类节目做出了不凡的影响力,饱含了杨鸿胜对工作坚持不懈的热爱,更是每一位银川交警心中引以为荣的榜样。”

  在《鸿胜说交通》节目中,面对较为常见的逆行、违规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这时的杨鸿胜是普法工作者,更是一位活泼不失严肃的“老百姓贴心人”,专门解析事故小隐患背后暗藏的大危害。这其中,杨鸿胜跳出交通事件本身的说教形式,从小的交通违法行为入手,富有趣味性地现场剖析交通陋习隐患,不仅让当事人印象深刻,也体现出新闻媒体应有的监督功能。

  2020年7月1日播出的《悲催了!外卖小哥一路逆行撞上了豪车!鸿Sir赶到现场》,抖音播放量达1.5亿,点赞277.7万,16.6万次评论;2020年8月20日播出的《大货车停在路边拉西瓜,交警现场提醒“吃瓜群众”:安全比瓜更重要!》播放量达7712.3万,点赞246.2万,《鸿胜说交通》在直播银川抖音号累计播放量接近5亿,已成为本土最接地气、最受欢迎的普法类节目之一。

  不仅如此,2016年1月,杨鸿胜与宁夏电视台经济频道《都市阳光》栏目组合作,精心制作了每周5期的《鸿胜出警》栏目,目前已播出1680期。为有效拓宽农村文明交通宣传途径,在2020年12月,杨鸿胜又参与制作了《乡约鸿胜》节目,目前已在宁夏、银川两家电视台播出50余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抒写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杨鸿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银川老百姓的认可。

  以德为先,细中出彩 让交通普法更接地气入人心

  “杨鸿胜的勤奋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银川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宣传科科长杨琛对记者说,因为杨鸿胜每次在路上站岗执勤从中午13时30分直至18时30分,不喝水、不上卫生间,执勤全程期间不停地在纠正行人和非机动车骑行人员交通违法行为,倡导安全、文明出行。“我跟杨鸿胜站岗全程体验过,他的精神高度集中,他的认真态度让人敬佩。”杨琛说,杨鸿胜严于细,精于勤,扎实地塑造了一个“以勤为本,实干为要”的交警形象。

  跟随杨鸿胜一同拍摄《鸿胜说交通》的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马朔说,杨鸿胜只要忙起工作来,就会全身心投入。有一次拍摄节目到中午了,杨鸿胜电话响了好几遍,他都没接,“我当时瞟了一眼,来电显示:儿子。直到忙完一段,杨鸿胜才顾上回电话,也只是说了句‘饭在冰箱里,拿出来加热吃’,转身又继续投身在工作当中。”马朔说。

  “杨鸿胜是全能型交警,业务相当过硬。”银川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法制科民警吴煜深有感触地说,今年,她与杨鸿胜都参加分局宣传科组织的交警法制直播活动,直播之前她特别紧张,要准备直播素材,也担心群众在直播间提的问题超出自己的业务范围回答不上来。而鸿胜警官却能侃侃而谈。“熟悉交警的人都知道,交警内部业务科室不少,想要跨科室全部掌握,非常不容易。”吴煜告诉记者,鸿胜警官对她说:“天天与老百姓打交道,就要接地气,入人心,当你穿上警服站在镜头前,代表的就是银川交警。群众不会因为你是法制民警就只提问你法制的问题,你必须全面掌握交通警察的所有业务流程,既要会处理交通事故,又要了解现行的车驾管业务便民措施;既要知道交通秩序管理措施,又要对法律法规铭记于心。”从那一刻开始,吴煜说在她心里,就开始佩服这个在镜头前侃侃而谈的鸿胜警官了。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路上,杨鸿胜的身影时常出现,跟随各个辖区交警大队民警查酒驾现场,查超排量摩托车现场,甚至在农村的乡间路上查超载车辆,有时也会在交通事故现场。没有双休日、节假日,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如一。无论严寒酷暑,他始终坚持在交通普法的现场第一线,采用接地气、入人心的方式,为百姓传递交通安全知识,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杨鸿胜专访

  问:集“网红警官”“最懂交通的主持人”“道路正义使者的化身”等头衔于一身,你如何给自己定位?

  答:我是一名交通警察,还是一名宣传民警,无论是以哪种形式呈现,我坚守的阵地责任不变,就是交通普法,目的是实现人人熟知交通规则,都能遵守交通规则。现如今宣传触角开始关注农村交通出行,也是为了能够让农村老百姓很好地融入到城市交通当中来。

  新媒体时代,自己通过学习、揣摩运用各种平台,主要是想辐射更多受众,及时、迅速地将道路出行安全常识传递给更多的人。“交通安全,说到底什么是安全?”这个就是需要交警来填补的,如何填补?全方位、多平台的普及方式不失为一种良策。

  问:向广大老百姓普及交通安全,如何让老百姓心悦诚服地接受?

  答:出现各种交通违法行为,交通参与者实际上“背后”都有不同的境遇和状态。这时候就要去换位思考,用普遍适用的价值观去让当事人产生共鸣,让其认识到违法背后所带来的隐患。

  最近,全市都在倡导广大市民骑行共享电动车时佩戴安全头盔,有的市民觉得头盔不卫生,不愿意佩戴。这时候我们交警在劝导的时候,赠送给市民一个小酒精喷壶,让市民在骑行时先用小喷壶给头盔消个毒,市民自然就更乐于接受了。其实,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去服务群众,把对群众的服务做好了,群众自然就满意了。

  问:银川市提倡“严细深实勤俭廉”的工作作风,严字当头,细中出彩,您将如何去践行?

  答:讲一件近期拍摄节目时的事情,当时是雨天,一位机动车驾驶人行驶到积水路面时不减速,路边有一位等车女子全身被溅湿。就雨天机动车行驶积水路面不减速的交通违规现象,我专门做了一期节目,找到那位雨天驾车通过积水路面不减速的驾驶人,对其进行了“换位思考”的文明行车宣传教育。这就是从细节着手,让关注的细节出彩,从关乎老百姓细微之处来抵制这类交通违规行为的出现。

  作为一名交警,我们可以对交通参与者出现的交通违规行为且未产生严重后果的,做到正确引导、劝导;对于已经构成交通违法行为且产生后果的,要严肃对待。用情执法温度不变,但是执法必严这是不变的准则。

  问:《鸿胜说交通》这个节目给你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

  答:自从2011年《鸿胜说交通》电视节目播出以来,我“碎片化”的时间几乎没有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与这个节目日夜兼程奔波着。同时,也错过了不少与家人共度的一些美好时光,比如儿子的学校家长会总是错过,十年来没有完整地陪母亲过一个除夕夜等等,起初还觉得有些自责,现在已经释怀了,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得接受这样的现实,这就是一名交通警察的职责,责无旁贷。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节目还得继续推陈出新,让广大老百姓喜欢看、百看不厌,现在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看到什么,首先都会跟做节目联系到一起,就想尝试一下、创新一下,并且乐此不疲。其实,营造规范、有序的交通出行环境,是大家共同的“课题”,唯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大家深刻感知到交通出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银川交警共同的奋斗目标。

  本报记者 寇莉苹

【责任编辑:李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