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

忘不了的山海情

时间:2021-03-04 18:09:45 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1月24日晚,以脱贫攻坚“闽宁模式”为主题的电视剧《山海情》,在全国各大卫视收官。这部23集的电视连续剧,以朴实、接地气的叙事风格,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了闽宁两地东西协作对口扶贫结出的累累硕果。近期,记者也前往福建省福州市,探访电视剧角色背后,那一段段忘不了的山海情。

  林月婵:这一生能跟宁夏结缘 我很幸福

  “这就是1997年闽宁村奠基仪式,我当时也参加了。”今年76岁的林月婵,是曾经的福建省脱贫办主任,而电视剧《山海情》中演员姚晨所扮演的角色,正是来源于她。作为闽宁扶贫协作最早的负责人之一,林月蝉从1997年开始,先后40多次来到宁夏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从吊装移民到劳务输出,从援建学校到推广菌草,每一个关键节点她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林月婵还被誉为“闽宁友好使者”,在她的参与下,推动了闽宁扶贫协作发展。“当时闽宁村就是荒沙滩,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砂石满地跑,连学校和医院都没有。到底该怎么帮,如何拿出有效地、有针对性的措施,最后我们慢慢总结了一套两省区的联席会议机制,要求我们的各级政府和党委要一任接着一任干,把闽宁东西协作一直延续下去。”

  自此,闽宁东西协作迈上了快车道,挂职的干部们把东部的经验带到西部,把西部的精神传到东部,昔日的闽宁村也逐渐发展成了闽宁镇。2007年林月蝉退休了,她还时常通过报纸和电视关注着闽宁东西扶贫协作,关注着闽宁镇的发展变化。“当我2016年再次回去的时候,闽宁镇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有了学校和医院,而且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荒沙滩真正的变成了金沙滩,所以我感觉这一生能够跟宁夏结缘,参与到闽宁东西扶贫协作工作中,我很幸福,因为党交给我的任务,我完成了。”林月蝉老人激动的说道。

  黄嘉铭:我会一辈子记住闽宁镇

  黄嘉铭是第九批福建援宁干部代表,2014他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来到宁夏的第一天,他发了条朋友圈:“闽宁镇,我将在此奋斗两年,”随即便投入到了产业招商工作中。“我们当时在新镇区建设的时候,我们就列出了福建40家企业,我们一家一家的去拜访,我们当时也吃过很多苦头,也吃过闭门羹。”黄嘉铭说道。

  抱着以真情换真心,在黄嘉铭的反复努力下,青川管业、富贵兰等一批福建企业最终选择落户闽宁镇,而这也拉开了闽宁扶贫产业园的大框架。

  “通过我们的努力,闽宁扶贫园第一次听到了机器轰鸣声的声音,不仅解决了当地100多人就业的问题,也让闽宁镇扶贫产业园也初具规模。”

  只要就业稳收入就能增,脱贫就有了底气。黄嘉铭曾经引进的富贵兰宁夏实业有限公司如今已累计培训闽宁镇300多名移民群众就业上岗,人均月增收达3000元以上。时至今日,虽然黄嘉铭已经离任返回了福建,但他依然为闽宁扶贫协作默默的奉献着。“我会一辈子记者闽宁镇这个地方,也会为闽宁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各种途径对外推广闽宁镇,向大家介绍闽宁镇的农产品。”黄嘉铭说。

  林燕:让更多宁夏农产品走进福建市场

  林燕,是一名福建籍企业家,在闽宁协作的号召下,2019年林燕和家人在福建福州成立了闽宁情商贸有限公司,办起了第一家宁夏六盘山特产馆。这里不仅有牛羊肉,还有枸杞、八宝茶、葡萄酒等300余种产品,“西货东卖”、“宁货闽卖”的新模式,让福州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宁夏的优质农副产品。“走进这里就有一种置身宁夏的感觉,因为我们离宁夏比较远,很多宁夏的农产品是我们很少见到的,所以能够在家门口看到来自宁夏的农产品,对我们来说很便利,而且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我也会跟其他的朋友和同事进行推荐。”福建省福州市市民黄俊向记者说道。

  除了传统的展示展销,林燕还在特产馆二楼开设了品鉴馆,来自宁夏的特色美食在这里被烹饪加工端上桌让市民品尝。通过“以品代购”的销售方式,进一步实现了宁夏农副产品与福建市场的“产销对接”。“我们这种以品代购的模式,直接带动我们展销馆的销售额增加30%以上,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宁夏农产品好在哪里,不仅带动了宁夏贫困户的稳定就业,也满足了福建市场。”福州闽宁情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燕说。

  如今,像这种专门销售宁夏农副产品的特产馆,已经在福建福州等地开了14家,共带动38家宁夏企业拓宽300多种农特产品销路,累计帮助宁夏地区超1万人实现稳定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达70%以上。(记者 滕戈 张斌斌)

【责任编辑:卢丽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