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热点

践行“双碳”战略 助力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银川)“双碳”创新高峰论坛引发我市干部群众热议

时间:2022-09-08 20:14:24 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黄河流域(银川)‘双碳’创新高峰论坛的召开,为我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目标方向。”

  “黄河流域(银川)‘双碳’创新高峰论坛以‘创新·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绿色转型发展,聚才汇智、共谋发展,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积极建言献策,是黄河流域所需、宁夏发展所向,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虽然黄河流域(银川)“双碳”创新高峰论坛已圆满闭幕,但其热度不减,成为银川市干部群众热议的话题。谈思路、说规划、谋长远,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越发清晰,脚下的步子迈得越发坚定。

  创新赋能 滋养绿色产业

  “此次高峰论坛上,‘双碳’领域顶级院士专家齐聚一堂,论坛的召开不仅开拓了眼界、启迪了思想,更为园区未来实施绿色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建设服务办公室主任艾锋介绍,该园区将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主线,落实“双碳”“双控”任务,大力推动水联网数字治水产业发展,在“互联网+城乡供水”、水联网现代化灌区等方面开展技术转化和产业孵化,以智慧黄河、节水治污为路径带动数字治水产业发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水安全保障。同时,积极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推动园区积极参与“六权”改革,带动水资源、能源、建设用地和用能向资源利用效率高、效益好的行业、项目配置。严把项目入区关,严禁“两高”项目落地园区,加快电投清洁能源智慧供热项目二期建设,不断吸引集中供气、供热、物流、网络通讯、储能电站等低成本化改造项目落户产业基地,持续推动绿色园区建设。

  金融部门通过打通信贷通道,将绿色信贷余额纳入考评指标,将考评结果与政府性资金存放额度挂钩,引流“金融活水”,滋润绿色产业。银川市金融工作局办公室主任李思远告诉记者,通过建立绿色信贷考核体系,金融部门引导金融机构细化绿色贷款考核指标体系,完善绿色信贷绩效考核模式,激励各经营银行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引导银行机构设立专岗专责推动绿色信贷项目投放。如兴业银行银川分行设立绿色产品经理岗位,积极加大信贷投入支持银川市节能、环保企业。

  同时,鼓励银行机构以定制化产品满足绿色产业发展个性化融资需求。近年来,市金融工作局聚焦银川市新能源领域重点项目,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模式和发展路径,引导辖内各金融机构积极响应“贷”动银川市绿色产业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助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改革 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西夏区坚持‘双碳’目标,大力推进‘三新’产业发展,打造西夏区‘两山’理念实践创新基地,为西夏区‘两地四区’和银川科创新城建设奠定了绿色基础。”西夏区发改局副局长黑学玲表示,下一步,西夏区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部署,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碳排放权和用能权改革为动力,严格落实能耗“双控”目标,加快发展数字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鼓励支持企业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大力培育建设绿色低碳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实施清洁能源替换改造、分布式光伏发电等绿色项目,积极探索开展碳排放权和用能权市场化交易,以“减污降碳”“控能增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生态环境科科长闫学锋介绍,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走在前、作表率,在全区率先开展碳排放权试点改革,以交易改革开路、以建章立制开题、以创新引领开局,以首府责任、首府标准、首府担当助推碳排放权改革先行先试、先行一步,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以碳排放权改革激活碳市场,引领碳资产价值转化,实现碳减排。“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双控’‘双碳’目标,紧盯排污权改革、碳排放权改革,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三者同步谋划,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积极探索符合银川战略定位、发展阶段、产业特点的低碳转型路径。持续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产业体系和低碳生活方式,全力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新时代美丽新银川。”闫学锋说。

  近年来,灵武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灵武电厂超临界空冷火电机组,相比同容量湿冷机组,年节水量2664万吨,相当于80万人一年的用水量。灵武市在全国现有1100多个废旧物资回收网点,每年辖区集散各类废旧物资220余万吨,总价值达300亿元以上。灵武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贾志仁表示,将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动现有产业结构由资源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由粗放式发展向绿色高效发展转变。如围绕新能源产业,大力推进农光互补、分布式、集中式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恒业公司与风帆集团战略合作、扩能升级,积极促进云耀10万吨再生铜、晨宏20万吨再生铅等项目释放产能、全面达产,做大做强循环经济产业。

  记者 李阳阳 鲍淑玲 李鲲鹏

【责任编辑: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