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热点

探寻银川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密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看银川”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侧记

时间:2022-05-25 11:46:52 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西依贺兰山,东临黄河水,银川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河、湖、湿地、平原等地形地貌兼备的城市。黄河流经银川84公里,形成百里生态长廊、万顷碧波湿地,赋予银川不是江南却胜似江南的水乡景致和“塞上明珠”的美誉。

   5月24日,在2022年“银川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即将到来之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看银川”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银川正式启动,来自中央、自治区和五市主流媒体的新闻记者,以及腾讯、网易、新浪等商业媒体和区内网络大V,一起走进了银川黄河湿地公园、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西夏区矿山生态综合整治修复项目地等,将目光聚焦“生态黄河美丽银川”的生机勃勃,将镜头和笔触对准生态环保一线,以新闻宣传视角聚焦银川市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蹚出的新路子、创造的新经验、取得的新成果。

image.png

  以水为笔绘就生态底色

  风景如画的中国(银川)花卉博览园、鱼鸟畅游的湿地公园......这是五月的银川,万顷清波映夕阳,晚风时骤漾晴光。参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看银川”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们,第一站便被绚丽的银川“底色”所吸引。

  在宁夏湿地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近年来银川在湿地保护方面最直观成果,除了随处能看到的湖泊湿地景色外,还有城市生态多样性的提升。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晴雨表”——鸟类种类,已经从2010年的169种达到了目前的241种。

  “没想到在我们西北城市,居然拥有如此之多的国家级湿地公园。”银川保护生态、绿化生态、修复生态等一系列举措,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宁夏总站记者许波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在不断推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工作,展现了银川对生态保护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经验成果。”作为中央驻宁媒体记者,许波表示将依托本次主题采访发现更多的亮点,把属于银川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践经验向全国进行宣传推广。

  记者们还在行进中实地感受了银川黄河湿地公园从几年前“寸草不生的河滩盐碱地”到“水草丰美的湿地公园”的华丽转身。“作为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市民,我们平时就能够感受银川生态环境提升所带来的幸福感,作为一名媒体从业者,这次主题采访又带给了我们新的启发和灵感,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宣传工作中,挖掘鲜活故事,捕捉鲜活瞬间,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新华社宁夏分社记者任玮说道。

image.png

  精打细算 用好每一滴黄河水

  2016年和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宁夏时都指出,要保护好母亲河,并指示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近年来,银川市坚持把黄河之水作为全市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度重视水安全,编制实施节水控水实施方案,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统筹各类水资源配置,加强节约集约利用,严控高耗水产业发展,从“开源”“节流”两处发力,聚焦非常规水的高效利用,推进农业节水增产、工业节水增效、城镇生活节水普及,确保用好每一滴黄河水。而其中,银川第一再生水厂、中铁水务集团银川水厂等项目建设,就是生动的实践说明。

  “这里地下是再生水厂,地上则是城市生态公园。”在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北控水务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银川区域总经理任士兵带领着记者们,全方位地了解了银川市在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改善黄河流域水质、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所做的新尝试。不同于传统的“长距离铺管道收集、郊区建厂污水处理”模式,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项目在设计和建设中,将“邻避”效应转换为“邻利”效应,采用半地下式建筑形式,同时在地面上打造四季如春的开放式立体公园,即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又为城市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开放场所。

  “过去一提到污水处理厂,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脏乱臭’,但是今天的采访完全打破了我们的固有印象,原来再生水厂也可以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参加活动的新消息报记者赵锐谈道,这种“上园下厂”的设计模式不仅传递了银川绿色环保理念,也多角度展现了城市在提升生态保护方面所做的创新和努力。

image.png

  修复贺兰山  筑牢绿色屏障

  巍巍贺兰山下,志辉源石酒庄安静伫立,曾经满目苍痍的采砂遗留矿坑,已被鲜花绿树、小桥流水所环绕,近年来银川市在一个个山体“伤口”上采取了削坡放坡、培土造坡、填埋覆土、播撒草种、生态复绿等措施,逐步消除安全隐患,恢复贺兰山生态底色,使其重新焕发盎然生机。

  西夏区镇北堡镇云山矿坑生态修复项目位于镇北堡镇昊苑村云山路南侧,矿坑一改以往“天上满沙尘、地上无绿草”的荒凉模样,草木初初长成,迎风微微摆动,已初步展现出生态护坡、绿植固沙的景象。

  2019年10月,西夏区对历史遗留的云山矿坑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工作,修复面积1972.5亩,通过实施治理,目前,治理区域部分已被打造成桃李芬芳生态园,成为市民休闲佳境,同时与贺兰山东麓浅山区文化旅游生态廊道东西遥相呼应,体现出具有本地文化和风景特色的生态修复示范区。

  一路上,媒体记者们边走边看,用镜头留住秀美风景,用笔端记录修复成效,用心聆听银川人在贺兰山生态综合整治修复背后的故事。宁夏日报记者马磊在采访中深受震撼:“从以前的荒山沙土,变成如今的绿色公园,难以想象曾经多少人在这里付出了智慧和汗水,他们的故事里充满了欢笑和感动。”来自知乎宁夏站的编辑牛婷婷也感叹于人的创造力之伟大:“当地的劳动人民将酿酒葡萄栽植在沙土里,既让绿色洒满贺兰山,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就是保护绿水青山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银川市坚持发展高质量、治理现代化、城市国际化、生态园林化“一高三化”的发展路径,统筹打好“治山”“治水”“治气”“治土”硬仗,大力开展水域生态治理,打响贺兰山生态保卫战,使银川再现塞上江南风光。如今的贺兰山上山涧潺潺、林涛阵阵;银川城内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典农河穿城而过,大大小小的湖泊湿地散落其中。

  记者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采,被银川守护母亲河所做出的工作和努力深深触动,并决定用好手中的笔与镜头讲好共抓黄河大保护的银川故事。“我们一定在此次主题采访活动中,努力践行‘四力’要求,深入挖掘先进典型,让更多的人了解黄河、热爱黄河、敬畏黄河、保护黄河,讲好黄河故事,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宁夏日报记者徐佳敏饱含深情的话语,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记者 孙楠 梁小雨

【责任编辑:王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