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爱尚银川>爱尚玩

银川达人:崔小录,一方石砚寄深情

时间:2022-01-17 15:00:00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宁夏的贺兰石,有山的刚硬,水的细润,是很多砚雕手艺人的心头爱。银川市级贺兰砚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崔小录,不到20岁就因贺兰石来到银川。20年的时间里,他只做了一件事——以石为纸,以刀为笔,刻下一方方砚台,以石寄深情。

  “为它付出心血,值得!”

  1983年出生的崔小录,老家在河北易县。对于家乡,他的介绍很简单:雕刻之乡。

  “老家人雕刻石头,用的是易水石。相比而言,贺兰石的硬度高,质地更细腻,紫绿相间的颜色给创作提供了很大空间,适合雕刻高端作品。”说起贺兰石,他神采飞扬,“像现在这样冷的天气,你要是在户外放一块贺兰石,往上面哈一口气,就能挂一层水珠,磨几下就能出墨了!这么好的石头,付出一些心血去设计,值得!”

  说话时,他正坐在工作室的工作台前,午后的阳光洒在他身上,能听见刀在石头上刻画的声音,毫不犹豫的,又带着细腻。

  现在的崔小录,常会想起最初来到银川的那些日子。2000年初到银川时,他在现在的满城南街旁租了个农村小院。“我来银川时,就带了几件衣服和200多把刻刀。那几年就是一个人刻石头,刻好的砚台拿到西塔卖。”

  雕龙 一定要雕出精气神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贺兰砚文化,2020年,贺兰砚艺术馆及贺兰砚创作室在贺兰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建成,崔小录和徒弟的几十方作品就陈列在这里。

  一件件展出的作品上,可以看到他的功力。一方《蘑菇砚》,只见一只警觉的壁虎趴在“蘑菇”上,蘑菇的纹路细腻、密集,肉肉的造型十分生动;一方《双龙砚》,采用贺兰石后山红钢料,展现了双龙盘旋腾跃的动态美……众多作品中,以龙的造型居多,崔小录介绍说,自己最擅长雕龙。

  “雕龙,一定要雕出精气神,要把龙雕活了。”如何“活”起来?崔小录说,从整体造型上,多以镂空雕刻的手法,体现立体感。而雕龙,是先从龙头开始的,包括眼睛、胡须、角、鼻子等,如果一处不够生动,整条龙都会失去“生命”。“比如雕刻龙眼,要传神,眼神要活,不能呆滞,这是凭手艺人的经验、感觉去雕刻;再比如龙身扭动要有力,身子扭动,龙鳞也会有相应变化;雕刻龙爪,则需要将骨骼的力道表现出来……”

  有人这样评价崔小录的砚雕作品:他的作品随彩造形,整方砚台画面绿紫分明,互相衬托突出主题,在粗凿细琢中挥刀传神。

  用作品展现时代巨变

  可以说,经过20年经验的积累,崔小录在“相石”和“俏彩”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体悟,并形成了自己的雕刻技法。正是这些精湛的技法,加上他的巧思设计,使得每件作品非常细腻,刀法干净利索,俏彩巧妙,个人风格明显。

  除了雕龙,崔小录还多雕刻牡丹等花卉,以及写意山水。这几年,更多符合时代主题、歌颂美好生活的作品也应运而生。《贺兰青丝》《贺兰晓月》《大美沙坡头》《圆梦闽宁镇》……在崔小录的手中,宁夏之美被定格在了一块块贺兰石上。

  去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展现黄河两岸翻天覆地的变化,崔小录用30多种刻刀,历时4个多月,完成了一幅约60平方米大小的贺兰石雕刻作品《黄河流过我家乡》。

  “为了创作好这幅作品,从选石头开始就颇费功夫,先后选了10块贺兰石,最终确定使用其中3块来设计制作。”崔小录将复兴号、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滩羊、枸杞等元素,一一呈现在了石头上,其中最醒目的就是从宁夏流淌而过的黄河,突出了作品主题,展示着宁夏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送给我的‘第二故乡’的。”崔小录诚恳地说。

  了解非遗传承手艺

  《黄河流过我家乡》荣获自治区级展赛二等奖;作品《圆梦闽宁镇》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初评入展;作品《仿古四足方砚》参加中国民间工艺山花奖初评……展柜上,一排获奖证书,记录着崔小录这些年取得的成绩。

  “这些年,我的作品多次参加区内外大展,并获国家级大奖和省级大奖。这些是对我的鼓励,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崔小录说,作为年轻一代的手艺人,他现在更多地在考虑,如何让非遗作品真正在市场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可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带动更多人,了解非遗,传承手艺。

  从2008年开始带徒弟,如今,在崔小录的培养下,有几位徒弟已经成了新的非遗传承人,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说起这些,他很是骄傲。手艺需要传承,需要不断创新,崔小录深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做造型复杂的砚台,到现在我更喜欢用简单的画面来表达意境,我想人生也是这样,应该去繁从简,守好初心。”

  记者 王敏

【责任编辑:卢丽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