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爱尚银川>爱尚首页推荐

盘点5位作家的人生导师

时间:2021-04-15 09:30:36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不知道你是不是曾在一些作家的随笔或是作品中,发现另一个作家的身影,我们可以从此发现每个作家背后更加广阔的文学世界。作家与作家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传承,在这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发现一位向导的重要性。下面小K就给大家盘点一下他们是受哪些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的。

  鲁迅——契诃夫

  鲁迅先生在早期翻译了许多契诃夫的小说,所以从中受益不少。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20世纪世界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作为当之无愧的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其作品“文短气长”,对现代短篇小说和戏剧发展影响巨大。鲁迅一生翻译过十四个国家、近百位作家、两百多部作品,其中翻译契诃夫仅此八篇,并将他们集结成册——《小笑话集》,这本文集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有着特殊地位。

  鲁迅在前记中写道:“这些短篇,虽作者自以为‘小笑话’,但和中国普通之所谓‘趣闻’,却又截然两样。它不是简单地只招人笑。一读自然往往会笑,不过笑后总还剩下些什么......这八篇里面,我以为没有一篇是可以一笑就了的。”

  同时,契诃夫的写作手法给了鲁迅丰富的营养,使他养成了自己卓越的文笔。鲁迅与契诃夫笔下的人物,许多是绝望或迷惘的,无论是孔乙己还是阿Q,无论是祥林嫂还是闰土。二位都喜欢使用白描的手法来写人物,并深入分析,使得文章内容更能引人深思。只不过鲁迅是借书中的人物来控诉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尤其是吃人的礼教,而契诃夫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在平淡无奇的故事中透视生活的真理。

  莫言——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创作风格是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而说到魔幻现实主义,就不得不提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也正是这部作品影响了莫言的写作风格,甚至可以说是影响了莫言的一生。

  马尔克斯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鼻祖,《百年孤独》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百年孤独》在中国文学界引起一阵潮流,那时也正是莫言开始文学创作的年代。莫言就在这本书的中文首发仪式上说:“当年我读这本书的第一感觉是震撼,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我从马尔克斯文学里面得到了很多的滋养,他是我们没见面的老师、大师。”马尔克斯无疑给莫言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勃洛克的抒情诗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一名俄裔美籍作家,1899年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他在美国创作了他的文学作品《洛丽塔》,但真正使他成为一个著名散文家的是他用英语写出的作品。1967年,纳博科夫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说,他小时候读过并一直深深喜爱勃洛克的抒情诗,这也成为了他走向文学之路的基础。

  勃洛克出生于圣彼得堡的一个贵族家庭。18岁时开始诗歌创作。1904年出版的《美妇人诗集》是他的成名作和早期代表作,充满神秘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勃洛克因此一跃成为当时俄国象征主义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

  这本诗集选取了勃洛克的诸多重要作品,包括早期代表作品《美妇人集》,转折时期作品《白雪假面》、《城市》、《可怕的世界》、《报应》、《抑扬格》、《竖琴与小提琴》及著名的代表作长诗《十二个》。勃洛克的创作道路是复杂的,但同时又是完整的。这一完整性是由勃洛克创作中的许多根本性和实质性问题、题材和主题的共同性决定的。它们在诗人的不同创作阶段得到不同的处理,既与诗人新的生活和创作经验相对应,又在某些方面保持始终如一。通过这本诗集,可以分别看到作者在不同时期的艺术成就和思想变化。

  村上春树——库尔特·冯内古特 等

  村上春树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在专访中他特别列举了三个自己喜爱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雷蒙德·钱德勒。他对日本本土文学评价有限,只喜欢少数日本文学作品,比如村上龙、吉本芭娜娜。在大学时期,村上春树迷恋过库尔特·冯内古特、理查德·布劳提根,这直接促成他日后成为一名小说家。

  库尔特·冯内古特,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在灾难、荒诞、绝望面前发出笑声。这种“黑色幽默”风格始终是冯内古特小说创作的重要特质。其代表作《五号屠宰场》、《猫的摇篮》抓住了他处身时代的情绪,并激发了一代人的想象。

  《时震》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冯内古特写于1997年的封笔之作。他运用科幻小说的形式,后现代主义的笔法,幽默讽刺的文字,精心构建了一个特殊的世界,即“时震”:宇宙中的时空统一体因出现了自信危机,突然收缩而产生了“时震”,并决定要寻寻乐子调剂一下,将世界重新弹回到10年以前。每个人都在一种“似曾经历过的错觉”之下,完全一样地重复以前所做的一切。

  刘慈欣——阿瑟·克拉克《太空漫游》

  刘慈欣是中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他的代表作《三体》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在一次采访中,刘慈欣说到,几十年前他看完《2001太空漫游》后仰望天空,星空的瑰丽和小说想象力的双重震撼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对我来说,克拉克的影响可能比我父亲还要大。”

  影响刘慈欣最深的科幻作品,就是英国作家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和《与拉玛相会》,在1980年初次接触后,就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科幻圣经。他沉湎于那种跨越数万光年的美感,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小说中常常有着宏大叙事的冷酷和唯美。

  我所有作品都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科幻文学在此达到了一个顶峰,之后再也没有人能超越,即使是克拉克本人。——刘慈欣

  人类对太空的想象,到《2001:太空漫游》为止。一块跨越300万年历史的神秘石板,从300万年前促使猿人向人类进化,到现在指引人类驶向太空的更深处。一场跨越地球到土星十亿公里的太空之旅,人类跟随更高级文明的指引,试图找到太空和自身的答案。人类文明究竟是自然演化,还是更高级文明的一场实验?宇宙文明演化的终点又在哪里?在《2001:太空漫游》里,阿瑟·克拉克给了我们一个终极而恢宏的答案。

【责任编辑:卢丽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