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爱尚银川>爱尚首页推荐

1926年,玉皇阁旁,“红色基因”在银川扎下根来

时间:2021-04-14 21:08:28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写在前面——

  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有许多值得铭记的党史“现场”,可能是一座建筑、一处遗址;可能是一卷档案、一件文物……

  它们,是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历程的重要见证,是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现场”系列报道,将带您一一走近它们,走进一段段刻骨铭心的革命历程。

  3月11日早晨9点,天气还冷,玉皇阁广场上少有市民,稍显冷清。广场上立着三块石碑,其中一块尤为醒目:黑底,红字,刻着“《中山日报》社旧址”几个大字,石碑的后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讲述着“红色基因”在银川生根的故事。

截屏2021-04-14 下午6.43.43.png

  ▲玉皇阁广场上的《中山日报》社旧址碑铭 

  临近中午时分,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在广场上,这里变得明亮而温暖起来,前来游玩的市民也多了起来。对于1926年的银川而言,《中山日报》就像临近中午时分的太阳,散射着温暖的光芒。

  舆论阵地 

  “《中山日报》社的旧址在玉皇阁北街,大约就在今天玉皇阁广场的位置。”银川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研科科长蒯陟文指着眼前的石碑说,当年的《中山日报》,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银川的重要舆论阵地,对于民主革命思想和马列主义在银川地区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石碑后面的小字,讲述着当时的故事。

截屏2021-04-14 下午6.44.57.png

  ▲《中山日报》社旧址,就在今日玉皇阁广场区域内 

  1926年9月,冯玉祥部“五原誓师”后,改西北军为国民军联军,军部机关报亦由《西北日报》更名为《中山日报》,并于同年10月将报社由绥远迁至宁夏府城(今银川)。社长贾午和贾一中(又名李子光)等骨干编辑和记者多为中共党员。就是中山日报社的这些共产党员和李临铭等人共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宁夏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宁夏特别支部。《中山日报》不仅是中共在国民军联军中的喉舌,也是党组织设在宁夏的重要秘密机关。1927年春,邓小平等人途经宁夏赴陕时,就是由报社的刘贯一护送,安全到达西安。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山日报》在宁夏仅存在不到一年时间即被迫停刊。但是,这张报纸对于宣传马列主义思想、促进宁夏和西北地区的革命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蒯陟文介绍说,当年,中共宁夏特别支部在玉皇阁举行了大型的革命宣传活动,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很多进步青年学生积极行动了起来,纷纷加入革命行列,革命的浪潮在宁夏城大街小巷涌动。近百年后,昔日的报社已不见踪迹,但红色基因早已深入人们的血脉。

  不朽丰碑 

  蒯陟文给记者看一张过去的黑白照片,拍摄地正是如今的玉皇阁北街,照片上的玉皇阁矗立正前,两边是低矮的土坯房,《中山日报》社旧址就在边上低矮的平房里。如今站在同样的位置,在同样的角度按下相机快门时,玉皇阁同样矗立在前,但昔日两旁低矮的平房变成了今日宽阔的广场,广场上有悠闲散步的老人,有玩着遥控车的孩子,还有不时穿梭的市民,如今的这张照片里,天空是湛蓝的,生活是彩色的。

截屏2021-04-14 下午6.45.34.png

  ▲昔日玉皇阁北面街道  据《中共银川历史图鉴》

  “今天的生活,是共产党带领人民努力奋斗出来的。”今年74岁的银川人韩凤鸣说,他出生在银川,在玉皇阁附近长大,小时候住过漏风的土坯房,挨过饿,受过苦,但跟着党走,一步一个脚印,越走越稳当,越走越光明。“共产党是穷苦人民的大救星。”韩凤鸣说,他小时候第一次听父亲说这句话时,不太明白,随着年龄增长,见识增多,最终了解了它的份量。父亲跟他说过很多过去的故事,告诉他穷苦人如何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旧社会的穷苦大众,是没有一丁点尊严和人格的。韩凤鸣说,父亲说起这些话时,总会抹眼泪。

  韩凤鸣对玉皇阁广场上刻着“《中山日报》社旧址”的石碑很有感情,出去散步时,会刻意从它旁边走过。他说,这块石碑就是不朽的丰碑,它预示着一段黑暗岁月的结束,见证着共产党人带领劳苦大众走向光明的伟大历程。

截屏2021-04-14 下午6.45.57.png

  ▲玉皇阁广场上的《中山日报》社旧址碑铭  

  玉皇阁旁《中山日报》社旧址所在的位置,按照区域划分,属于如今信义社区的范围。3月12日早晨,信义社区党委书记马丽忙着整理主题党日活动的资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他们邀请了几位老党员讲述自己和党的故事。

  “我觉得共产党很亲”  

  今年87岁的李文祥老人是其中之一。李文祥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1964年从部队转业,1972年来到银川,在玉皇阁小区住了几十年,如今搬到了积翠园小区。

截屏2021-04-14 下午6.46.03.png

  ▲现在的玉皇阁 (图源网络)

  采访期间,李文祥多次说到一句话:“共产党是救我们的人”。李文祥的祖籍是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1934年出生的他,儿时经历过太多的困苦,他不愿提起那段记忆,说想起来难过,旧社会不把人当人看。

  和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一样,李文祥从小立志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李文祥参军入伍,赴朝鲜战场。“我们去的时候已经停战了,但还是一级战备状态,随时准备上战场。”李文祥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回国的时候,朝鲜的父老乡亲一边口中喊着亲人,一边把他们抛到空中,当时他哭得一塌糊涂,他觉得共产党是和全世界的受苦人站在一起的。

  “回国后,走哪都感觉‘硬邦邦’的,你想啊,我们把美国人打败了,中国人真的站起来了。”李文祥开心地笑着说,共产党是救他们出苦海的人,是扶着中国人站起来的人,“你说我能和党不亲吗?”

  在这附近工作生活很荣幸 

  说到如今的生活,李文祥很激动,他站起身来,颤巍巍地踩上沙发,指着墙上的全家福照片说:“我刚来银川时是一个人,如今一家11口人,很幸福。”

截屏2021-04-14 下午6.46.09.png

  ▲李文祥和老伴魏建华在家中 

  1972年,李文祥来到银川,任职于玉皇阁近旁的银川市供水公司(现银川中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他说,自己刚上班的时候,市民吃水不方便,玉皇阁北街也是砂土路,街两边还是低矮的土坯房,那时候整个银川市,也只有邮电大楼和百货大楼是两三层的楼房。

  后来,玉皇阁北街慢慢建起了高楼,有了崭新的小区,道路硬化了,自来水龙头接到了家里灶台上……李文祥说,这一切的变化,能离开党的领导吗?党不仅让人民站了起来,也让人民富了起来,强了起来。

  1960年,李文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单位干了23年工会主席的他说,自己一辈子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对党忠诚,在他的影响下,家里11口人有8人入党。

截屏2021-04-14 下午6.46.15.png

  ▲李文祥获得的各种荣誉 

  李文祥想起,前些年当他第一次知道自己住在《中山日报》社旧址跟前时,十分激动,跑到那个石碑前,一字一句看完了碑文。他笑着说,工作生活在党的光芒照耀过的地方,他很荣幸,也很自豪。

  把共产党的思想播撒到每个角落 

  去年12月,银川鼓楼-玉皇阁区域被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这片区域,现已成为银川市中心极为宝贵的“休闲区”。今年87岁,家住信义社区德胜二区的丁永生老人,还记得1958年他刚来银川时,这里的样子。

截屏2021-04-14 下午6.46.21.png

  ▲丁永生

  1958年6月,丁永生和同行的840多名知青一起,从上海来到宁夏,支援建设,就在今天《中山日报》社旧址西侧不远处,靠近鼓楼的新华书店门市部里做售书员。

截屏2021-04-14 下午6.46.25.png

  ▲20世纪60年代,丁永生(左一)和同事上街售书。图片由本人提供

  “中山日报社是党的光辉最初照耀银川的地方,而鼓楼是宁夏第一个地方党组织的所在地,在这片区域工作,自然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丁永生刚来时所在的门市部,是座土坯房,四个角的框架是砖头砌的,其他墙体就是土坯,他就在这样的门市部售书,和同事拉着木头架子车,给全市人民送书,去西干渠边扫过盲,也到掌政镇发过书,有人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足迹。

  “那时候银川很多路是土路,下雨太难走了,但书必须送到”,丁永生说,新华书店作为党的思想文化宣传的阵地之一,那个年代,他们在红色火种萌发的地方,继续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将党的思想送到银川市的每个角落。

  共产党是我的恩人 

  “我一辈子对党忠诚,因为党是我的救命恩人”,丁永生放缓语速,一字一句说起那段心痛的记忆。

  1940年,6岁的丁永生和哥哥一起,从上海前往河北沧州的爷爷奶奶家,前去的原因,是因为一年前,丁永生的父亲去世,母亲仅靠给别人做家务维持生计,已无力抚养他们兄妹6人。而到了爷爷奶奶家,等来的也不是好日子,而是在日寇的铁蹄下,不断地逃命。

  “爷爷奶奶带着我们一起逃难,饿了就吃草根,啃树皮,吃玉米芯。”丁永生长吁了一口气接着说,那时候不知道怎么办,没有人知道一觉醒来还会不会见到第二天的太阳。现在想想,真是觉得心酸。丁永生说,中国共产党就是在那个时候,在看不见未来的灾难中救了中国。

  “1947年沧州解放,爷爷奶奶家还分到了36亩土地,那时候有点不敢相信,没想到穷苦人也能伸直了腰杆做人”,丁永生说,党是他们全家的救命恩人,他一生对党忠诚。

  丁永生是从银川市新华书店解放西街店党支部书记的职位上退休的,他说,自己一生在党的呵护下成长,在党的光芒下工作生活,在鼓楼-玉皇阁中间,党的光辉最初照耀银川的这片地方,为党的事业奔走呼告,这是他无上的荣光。

  从这些老党员、老市民的笑容里,你能看到玉皇阁旁,《中山日报》社旧址这处红色基因,不仅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深深的根,而且已经繁花盛开。

  来源:壹度YIDU

【责任编辑:卢丽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