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爱尚银川>爱尚吃

鱼鲜虾香,美味过元宵

时间:2024-02-21 10:25:17 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春节假期中,晒年夜饭是天南海北的网友们都热衷的一件事儿,而在众多各具地域特色的年夜饭大餐中,有两种食材的菜却是打破了地域界限,成为了家家户户年夜饭餐桌上的“钉子户”,它们就是鱼和虾。

  清蒸鲈鱼

  蒸蒸日上的好彩头

  每年除夕,殷悦一家都会到姥姥家去吃年夜饭,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别提有多热闹了,而每到这个时候,她的舅舅都会拿出自己的“压轴菜”清蒸鲈鱼,在年夜饭的餐桌上赚足了好评。“我舅舅每年都会刻意把鱼侧身立起来摆,如果蒸熟了以后鱼还是‘立’着的,就说明来年的事业蒸蒸日上,是个好彩头。”殷悦说。

  殷悦说,清蒸鲈鱼是一道典型的粤菜,烹饪技巧以蒸为主,口味比较清淡。这道菜的做法比较多,但大多数是以家常做法为主。主要食材是鲈鱼,配料则需要用到蒸鱼豉油、料酒、蚝油、葱段、姜片、盐和油等。

  做清蒸鲈鱼的时候,先要把鱼处理干净,再在鱼肚子里塞上葱段和姜片,鱼的里外都撒上少许盐,可轻轻按压以助更快地被吸收进肉质,再加入料酒进一步去腥,随后腌制10分钟左右。

  一般来说,腌制好的鲈鱼在上锅蒸之前,可以沿着鱼肚剖成左右两半,让鱼变成平铺的状态,但殷悦家中为了追求让鱼侧立起来的效果,会将鱼肚向下,让左右两半分别向两边倾斜,架成一个三角形的结构。

  经过腌制的鲈鱼放入蒸锅中,蒸个10分钟,然后加入蒸鱼豉油和蚝油,再蒸10分钟,出锅后摆盘,加入青椒丝和红椒丝点缀,淋上热油,然后就可以上桌了。

  “这道菜肉质细腻,味道清淡鲜美,加上鲈鱼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对脾胃、肝肾都很有益,还特别补脑,我们家人人都爱吃。”殷悦说。

  作为粤菜菜系的代表之一,清蒸鲈鱼流传已久,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的吴国人就有吃鲈鱼的习惯,当时的调味手段远不如现在丰富,但已经有了清蒸鲈鱼的雏形。到了唐宋时期,清蒸鲈鱼广泛流行起来,被誉为“人间美味”,直到今天,都是一款广受好评的鱼类佳肴。

  油焖大虾

  好吃到虾壳都不放过

  如果说鱼是年夜饭餐桌上当之无愧的最受欢迎,那么虾绝对可以坐得了第二把交椅。口水虾、辣爆虾、糖醋虾、红烧虾,甚至全家一起涮火锅,都不会忘了涮几只虾吃。在银川人郑芸家的年夜饭餐桌上,就有两道与虾有关的拿手菜。

  第一道是油焖大虾,这道菜虾壳酥脆,虾肉吃起来又甜又辣,非常下饭。做法也特别简单,先调一碗料汁,里面放一勺生抽、一勺陈醋、一勺料酒、大半勺老抽、一勺蚝油、一勺番茄酱、半勺白糖,调好后放在一旁备用。

  随后,锅里放油,油热后放入葱姜蒜爆出香味,倒入剪掉虾脚虾须和半个虾头的大虾,炒至大虾变色,再倒入调好的料汁,焖两分钟,用大火收汁即可。“在炒虾的时候,用铲子按一按虾头的部分,可以把虾油炒出来,味道更香。”郑芸说。

  油焖大虾受欢迎,不仅因为它做法简单,味道浓郁,更因为它营养价值丰富,虾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郑芸说。

  清炒虾仁

  浓郁年味里的“小清新”

  当然,如果不想吃甜口的,还有一道口味清淡、颜色清爽的清炒虾仁可以吃。这道菜需要先用料酒、盐、胡椒粉给虾仁去腥,然后把黄瓜、胡萝卜切好备用,然后再调一碗料汁,里面要放入盐、淀粉和少量的葱油。

  炒虾仁之前,先要把黄瓜、胡萝卜和虾仁焯一遍,再用凉水降温。炒菜时,先放入蒜片和姜片炒香,然后倒入虾仁、黄瓜和胡萝卜,翻炒至虾仁变色,再倒入调好的料汁,大火翻炒后收汁即可。

  “做这道菜的时候,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一定要把黄瓜的瓤掏出来,这样炒菜的时候,不会出很多水分,以致影响口感。另外就是焯烫蔬菜时放一点油,可以让蔬菜保持晶莹剔透的色泽。”郑芸说,这道菜上桌后,虾仁清新透亮,黄瓜翠绿,萝卜看上去也很新鲜,菜品看上去就令人赏心悦目。

  尽管做法看起来很简单,但这道菜其实是江浙一带“苏帮菜”的代表菜之一。苏帮菜作为苏州的本帮菜,有着用料上乘,讲究火候的特点,作为其中代表的清炒虾仁,即有着清爽可口的特点。

  “比较正宗的清炒虾仁里,其实还要放一些罐头竹笋,增加一些脆甜的口感,但家里做起来不一定有那么多配料,就可以简化一些,但仍然很好吃。”郑芸说。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吴璇

【责任编辑:张方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