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爱尚银川>爱尚吃

红糖小食

时间:2023-11-30 09:48:41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冬天是个进补的季节,特别是在这寒冬腊月,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御寒,一提到补充能量,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牛羊肉。其实还有一物,不但能补充能量,还能做出花样美食,不信你瞧!

image.png

image.png

  “五红汤”的暖意

  红糖冰粉、红糖糍粑、红糖锅盔、红糖馒头、红糖麻酱卷、桂花红糖糯米藕、红糖发糕、红糖吐司……如果你对红糖的认知还停留在冲红糖水的阶段,那的确是局限了,在美食圈里,它是不可或缺的食材。

  在新华路开甜品铺的马丽娟对于红糖很熟悉,在她的铺子里,很多甜食都会用到红糖,比如“五红汤”,就是用红皮花生、红豆、红枣、红糖、枸杞这五味食材熬煮出来的。红豆洗净后浸泡3小时以上;红皮花生浸泡1小时;把红豆和红皮花生一起倒入锅中,加水后大火煮开,转中火煮40分钟;加入洗干净的红枣,继续煮制20分钟;红豆煮开花儿时,说明火候到位了,再加入红糖煮至融化;最后撒入枸杞后即可关火,温热食用。“不要用过热的水浸泡红豆和花生,花生表皮色素遇水会溶出,所以泡花生的水会慢慢变成红棕色,这是正常的。”马丽娟说,在天气寒冷时,来一碗“五红汤”,不但口中清甜,心里也会跟着暖和起来。

  美味的糯米圆子

  除了“五红汤”,用红糖做的红糖糯米圆子也十分适合这个寒冷的冬日。马丽娟说,如果图方便,可以在超市买彩色的小圆子,先把圆子压成小圆饼,然后在不粘锅里薄薄地刷一层油,小火煎圆饼至两面金色,此时倒入桂花泡的水,没过小圆饼后大火煮,再焖煮2分钟后,加入红糖继续小火焖煮,中途翻动小圆饼,当红糖汁收浓关火。“加入红糖后,看一下锅中的水,如果过少的话,可以补上一些。火力不要太大,以免糊锅。”

  红糖炒芝麻 又甜又香

  马丽娟很喜欢用红糖做一些孩子和老人喜欢的小食,比如红糖炒芝麻。“我家常年会用玻璃瓶存放炒好的红糖芝麻,每次喝粥,就会舀一勺加在粥里,平平常常的粥一下子就有了更丰富的滋味,尤其是熬豆粥的时候,加上几勺,又甜又香。”

  做法不难,将黑芝麻淘洗两遍,用篦网捞出沥干水分;无油干净的锅里倒入黑芝麻,先大火炒到粒粒分明,转中小火不停地翻炒;等炒到香味发出来,并且有的芝麻会从锅中跳起来时,便可盛出冷却。等待的时间里,需要把红糖切成糖片,切好后备用。“将熟芝麻研磨成芝麻粉,再把黑芝麻粉和红糖碎一起倒入炒锅里,小火翻炒至混合均匀,盛出后彻底晾凉,再放入可密封的容器中保存,这样就可以随吃随取了。”

  孩子喜欢吃的琥珀核桃仁

  马丽娟说,除了这样吃红糖,孩子喜欢吃的琥珀核桃仁也是用红糖做的。“先用烤箱把核桃仁烤熟,然后把红糖、蜂蜜加少许白糖一起熬出糖浆,再把烤好的核桃仁倒在锅里挂上糖浆,这样吃起来非常酥脆,核桃仁表面又裹着一层糖浆,看起来像琉璃似的晶莹剔透,好吃又好看。”

  每个周末,马丽娟都会做一些给孩子们吃,这样健康美味的小零食让周末都变得甜蜜起来。

  被当作“珍宝”的红糖

  如今,红糖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是普通的食物,用红糖做什么,其实可以随自己的心意来尝试。

  不过千年以前,回到红糖产生的初期,那时红糖并未被广泛食用,属于稀缺、稀奇之物,一些地方甚至将此物当做“珍宝”用于药用。在《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食疗本草》等多部医典中均有记载。

  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砂糖”条下记载:砂糖“和脾缓肝”“补血,活血,通淤以及排恶露”。据资料记载,1千克红糖含钙900毫克、铁100毫克,而钙、铁又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说起养生,一定要说说白酒烧红糖,这是一种古老的中药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温补脾胃、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做法也简单,只需要将白酒和红糖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少许清水,放入锅中煮沸,改小火煮15分钟即可。“可以尝试给家里老人,每天早上醒来喝一杯,对养脾胃有很大帮助。”

  小知识

  红糖的起源

  关于蔗糖在中国的起源时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杨孚(东汉时南海郡番禺人)所著的《异物志》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甘蔗)长丈余颇似竹,斩而食之既甘,榨取汁如饴饧,名之曰糖”。不过,这个时期的蔗糖,根据零散的史料记载,是将甘蔗汁曝晒于阳光之下,变成黏稠的半固体形状,只能算是红糖的雏形。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张訸介绍说,在中国官方正史中对蔗糖的记载,最早见于《新糖书》:太宗遣使者(至印度)取熬糖法。“蔗糖在唐代之前就已经出现在中国的某些地区,但可能是工艺仍有不足,唐太宗才‘遣使取熬糖法’,按照印度方法改良了熬糖技术。”这个时期的糖,呈块状,为紫红色,这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凝结如石,破之如沙”“此紫砂糖也”,也就是现在人们熟悉的块状传统红糖。

【责任编辑:张方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