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银川新闻网!
新闻监督(举报) 0951-5921733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爱尚银川>爱尚吃

银川小厨娘:蟹黄汤包,指尖起舞舌尖绽放

时间:2020-11-16 11:00:39来源:银川新闻网
分享到:

  说起包子,有人爱“狗不理”,有人爱水煎包……在中国,包子的类型真是数不胜数,各地都有独特口味的包子,要说谁的好吃,很难有人给出统一答案。不过在众多包子中,蟹黄包算是独具特色了。

  远道而来的美味

  吴秋鸿是银川本地人,2015年,她在银川开了第一家“鼎云轩上海蟹黄汤包”,如今,她最初那家小小的店铺,已发展到了6家连锁店,其中金凤万达店最为知名,颇受年轻人喜爱。

  说起这蟹黄汤包,南方人肯定十分熟悉,它的“内在”,以“汤清不腻,稠而不油、味道鲜美”著称,而外在晶莹透亮的面皮,带着二十多个褶子,煮熟后可以看到内里的蟹黄色,精致诱人。

  “蟹黄要好,我们的蟹黄都是从芜湖直接发来的,他们根据我们的要求,把剔出的蟹黄初步加工后直接运到银川。”吴秋鸿说,为了挑选口感好的蟹,一定要委托给有经验的师傅,他们会每天早上到菜场收那些新鲜的,蟹黄比较好的,蟹膏比较多的蟹。比如一些螃蟹肚子白、底板厚、屁股翘,那其中的蟹黄就比较好,做出来的包子口感就更好。

  拆、剪、挑、刺……每一个步骤都是历经百年的积淀和传承,包括如何把一只只蒸好的螃蟹变成一盆鲜美的蟹肉。吴秋鸿说,等上好的蟹黄进店后,就要开始炒制了。为了符合西北人的口味,她用动物油、生姜和特制的香料来炒制,每次炒五六斤,能用上三天左右。“从食材的原料加工,到食客前色香味俱全的蟹黄包成品,足足需要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掌控。”

  每道褶背后都是手艺

  蟹黄汤包的馅料,除了有上好的蟹黄,还要有肉馅,此外最重要的,就是皮冻了。有了皮冻,才会有包子里的汤汁,才让这款包子变得有趣。

  当然,内里有货,表面也要光鲜,因此制作包子的面皮大有讲究。吴秋鸿说,要想让这个面皮筋道,最好用传统碱发酵,这样面皮更有弹性,汤汁能保存在里面,皮也比较润滑。

  面发好了,如何把馅料均匀地包到薄如蝉翼的面皮当中?这绝非易事。“每一道褶,背后都是多年的手艺,说是一个汤包里有着匠心精神,一点儿都不为过。”吴秋鸿说,包蟹黄汤包可谓指尖上的舞蹈。几秒钟内,一只褶皱均匀的蟹黄汤包犹如白菊在指尖绽放。制作好的蟹黄汤包摆到蒸笼里蒸熟,远远就能闻到一股诱人的香气。

  “包的手法特别重要,如果手艺不好,包的时候会有硬的面块,或者薄厚没有掌握好,馅料就很容易漏出来。而且有一种还是不封口的,更是要求有好手艺了。”在她看来,蟹黄汤包绝不仅仅是人们饱腹的吃食,更是一门手艺的传承,能够把这门手艺引进到银川,自己想想就十分有成就感。

  包子中的明星

  晶莹的皮儿里包着满满的一个江蟹黄,佐以姜醋细细品味,鲜香的美味在舌尖绽放。

  市民张朔亮是蟹黄汤包忠实的粉丝,他说自己是地地道道的银川人,很少吃南方的包子,但因为炒蟹黄用的是本地的调味料,少了甜味,吃起来,多了一丝西北的豪爽,所以很爱吃。“特别是咬一口,那个蟹油往外溢的感觉,相当鲜美,特别好吃。”

  对此,吴秋鸿说,朱自清先生曾有一段文字是描写这款包子的,他说:“北平淮扬馆子扬州的小笼点心,肉馅儿的,蟹肉馅儿的,笋肉馅儿的且不用说……”也有美食家云:“尝遍江南名点糕,首屈一指蟹黄包。”据传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当年品评蟹黄包后称赞:“此乃江淮数一名肴也!”看来,这蟹黄汤包,果真是包子中的明星。

  “不过吃它可是有方法的。”吴秋鸿说,如果不讲究技巧,很容易会被烫到,或者弄得满身汤汁。“轻轻提,快快移,先开窗,后喝汤”,一般可以先提着上面折皱部分,轻轻提起放到醋碟上方,再咬一个小小的口子,慢慢吮吸汤汁,这样就不会被烫到也不会被溅到了。

  链接

  乾隆也爱吃蟹黄包

  蟹黄汤包中的龙袍蟹黄汤包,相传曾为朝廷贡品。其始源于清朝乾隆年间。以其用料讲究、配方独特、制作精良、难以仿制而著称,仅制作工序就多达33道。

  据《六合县志》记载,“龙袍蟹黄汤包清末即负有盛名,以皮薄、馅嫩、味鲜、不腻而著称,于制蟹油、皮汤、做馅、擀皮、捏包、火蒸等工序均有严格要求,看起来似秋菊吐艳,吃起来鲜而不腻。”相传乾隆六下江南时逢经龙袍(位于南京),品尝了乡民们特地为其制作的以蟹黄蟹肉等为馅的包子以后,龙颜大悦,连声赞美“好吃、好吃”,乡民们也受宠若惊,便又称此包子为“乾隆汤包”。

  记者王敏文/图

【责任编辑:卢丽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手机版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总访问量:0

Copyright © 2007-2019 www.yce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10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216号

ICP许可证号:宁ICP备12000087号